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权威解读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物质基础积累深厚,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和空间依然很大,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不断增强,中国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中国在应对风险挑战方面具有制度优势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种优势是经过长期实践得来的,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的最大优势和根本保证。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经济极端困难、技术基础薄弱、帝国主义封锁等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办成了一系列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为国家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为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基础。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高度统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正在转化为强大治理效能,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挥。

  中国具备应对风险挑战的雄厚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是我们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坚实基础。

  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从经济总量看,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9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从经济增量看,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左右,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3%,GDP规模实现平均每8年翻一番,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不到3%的年均增速。从财政实力看,2018年我国财政收入超过18万亿元,为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调整经济结构、有效防范风险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从国际影响力看,中国经常项目盈余快速积累,吸引外资不断增加,已成为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主要的引进外资大国及对外投资大国。2018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30727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

  产业体系完备。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实现了由单一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转变,现代农业体系初步建立和完善。工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门类齐全、独立完整、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正在形成。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占全球制造业的总产出接近20%。服务业层次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业态多样、功能完善的新兴服务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

  基础设施体系健全。从交通运输看,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18年末,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3.1万公里。其中,高铁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2/3以上;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84.6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世界之首;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3919个;定期航班航线总条数达4945条。从通信设施看,通信网络已覆盖全国。2018年末,全国电话用户总数17.5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5.7亿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112.2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1亿户,移动宽带用户13.1亿户。

  要素保障充分有效。从劳动力供给看,劳动力资源仍然丰富,2018年全国16岁至59岁劳动力人口总数达8.97亿人,占总人口比重64.3%。从资本供给看,2018年我国国民储蓄率为44.9%,国内储蓄率仍处于世界最高水平,资本供给充裕。从能源供给看,我国初步形成了煤、油、气、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能源基础保障作用显著增强。

  巨大的发展潜能为我国提供了应对外部挑战的有利条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巨大的市场规模优势凸显,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有序,经济发展韧性强,既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强力支撑,也为我国抵御外部风险挑战提供充足有效的回旋空间。

  从内需市场看,2009年至2017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达到106%,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日益明显。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和压舱石。201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1万亿元。随着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国内消费市场仍有望以1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从服务市场看,服务业占GDP比重已经达到了52.2%,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行业部门和经济增长主要的驱动力。

  从人才和技术市场看,我国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有1.7亿人,每年大学毕业生有800多万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3170万人,全国研发人员总量超过620万人,人口红利正在转向人才红利。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数达138.2万件,我国已成为世界知识产权产出大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已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国家鼓励自主创新,各类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各类科技创新孵化器、加速器和众创空间等新型科技服务组织日益壮大。

  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

  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经济运行稳健性日益增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将进一步提升供给质量,“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继续深入,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推进,市场主体活力和动力得到有效释放。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将增强企业获得感和发展意愿。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规模逐步扩大,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及社保缴费负担。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实体经济提供合理充裕的流动性。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逐步疏通,在重点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同时,着力推进利率、汇率等领域改革。

  当前,我国财政预算赤字率为2.8%,低于3%的国际警戒线,政府债务负债率为36.2%,低于60%的国际警戒线。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都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应对外部风险和不确定性冲击预留了空间。

  (作者:杜飞轮  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形势室主任)

上一篇: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
下一篇:蔡昉: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