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权威解读
防范化解风险需要做到五个“着力”

  2018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任务艰巨的国内经济发展转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在合理的增长空间,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其中,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超出预期目标;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2.2%,增速比第二产业快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75%;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9.7%,一般公共预算增长6.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确保经济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是,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在这一大背景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有必要针对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继续在五个方面着力下好功夫。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更多推出具有普惠性质的政策措施,增加企业受益面

  中国这么大,没有实体经济是难以想象的。着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当前,关键在于各项政策措施要精准、及时、到位。

  第一,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各地要相应出台一批有助于稳定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全国上下的推进合力。尤其是,要采取具体措施来提增实体经济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推进各项政策措施尽快落地。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一些好的政策尤其是“解渴”举措需要尽快“送上门”。

  第三,强化部门协调。现实中,一些企业在享受相关政策时会碰到各类扶持政策之间缺少协调的情况。由于政出多门,一些政策出台前缺乏协调,政策出台后牵头单位又难以协调同级部门的意见,结果只能在有限范围内推行。因此,各类政策措施的统筹协调至关重要。

  第四,强调政策措施的普惠性。除了一些特殊的支持政策之外,应该更多推出具有普惠性质的政策措施,进而增加企业受益面。这有利于化解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共性问题。

  着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

  市场进入门槛很多都破除了,但事中、事后的监管任务变得更重

  实体经济发展与营商环境密切相关。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有助于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放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应。

  要结合审批制度改革,对各类审批事项进行系统梳理。凡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能够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活动,应加快取消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

  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提升行政效能和水平。当前,重点要解决好“证照分离”改革之后各类“证”的清理,以“只进一扇门”和“最多跑一次”为目标,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

  要结合政府职能的系统集成,梳理和清理政府的各类规章制度。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一些规章制度滞后于形势发展变化或者完成了历史使命,应当及时取消、抓紧取消或者认真修订、抓紧修订。

  要结合制度供给的完善,探索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一方面,要正确界定各级政府的权力边界,把更多的职能交给市场、交给社会、交给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另一方面,要减少乃至杜绝政府在行政职能行使中出现的越位、移位、缺位等现象,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

  要结合政府服务水平的提升,优化市场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尤其是政府审批制度改革之后,市场进入即“事前”的门槛很多都破除了,但事中、事后的监管任务变得更重,这必然要求政府的监管体系、方式、手段进一步调整与完善。

  着力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公共服务和产品的价格是否有下降空间,应认真予以研究

  微观主体的生存发展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营商环境优化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和释放微观主体的活力、动力、潜力。

  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着力振奋企业家精神,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创新精神。

  二要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尤其要清理取消各类收费、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继续推进阶段性降社保缴费比例,以进一步化解企业成本问题。

  三要降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价格。在电价调整、流量漫游费取消等基础上,还应研究更多公共服务和产品的价格是否有下降空间的问题。同时,长期困扰企业和社会的物流成本等,也应切实推出改进举措。

  四要构建好新型政商关系,为各类企业创造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要营造健康稳定的法治环境,保护好各类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利,包括知识产权、财产安全等,助力全心创业、安心发展、恒心安居。

  着力开拓国内市场需求

  家用电器“以旧换新”等政策撬动效果明显,值得借鉴和发扬

  中国的市场规模,不仅位居世界前列,而且潜力巨大。因此,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创新市场结构,提振终端市场。创造和发展终端市场,是经济稳定运行的落脚点,也是确保经济增长的归宿点。因此,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国内市场发展,有效化解影响终端市场需求释放的各种瓶颈。

  要推动产业转型,创造新的供给,引导新的需求。可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产业转型、技术研发、产品和服务创新,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要实施消费激励政策,促进国内消费增长。例如,以前实行过的家用电器“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等政策,撬动效果比较明显,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值得借鉴和发扬。又如,通过加大海外宣传、推动来华旅游签证便利化、扩大实施境外游客离境退税政策、提高离境退税额度规模等,吸引和鼓励更多国外游客来中国购物消费。

  要促进有效投资,发挥投资带动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全国范围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一系列解决民生问题的投入,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发展短板问题,而且可以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动力支撑。

  着力建设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以进口博览会为重要平台,谋划好扩大进口的规模、领域、商品

  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现实态势,有必要通过继续扩大开放,推动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

  一要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六个稳”为目标,在稳外贸、稳外资方面推出有效措施,包括对外资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这方面,去年上海推出的“扩大开放100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要以“1+3+7+1”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继续进行扩大开放的压力测试,尤其要在促进制度型开放方面探索先行先试。

  三要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重要平台,全面谋划好扩大进口的规模、领域、商品。同时,积极调整完善出口贸易的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

  四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全面落实。应以“节点城市、产业园区、相关项目”为重点突破,在各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若干个服务“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同时,充分利用“国际友城”关系,推进合作项目建设。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张兆安

上一篇:未来国际经济格局十大变化趋势
下一篇:推动京津冀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