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权威解读
胡敏:40年伟大成就:天翻地覆慨而慷

伴随着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也发生了嬗变;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归纳起来,可以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经过40年的努力,中国大陆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17年末的82.7万亿人民币(以现价美元计接近13万亿美元),年均经济增长率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也由改革开放之初的2.2%上升到了目前14.8%,对当前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人均GDP2017年已达到8800美元,从40年前排在世界120多位提升到了60多位。

中国已从改革开放之初视进口商品为奇货可居,发展到如今的中国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茅。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2017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达到3.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超过1300亿美元(实际使用),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目前也超过180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一大批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中的资源配置能力、行业引领力、产业话语权与影响力大为增强。

40年来,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型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品制造国。“中国制造”如今已遍布世界。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的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精炼铜等220种产品产量都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出口额等指标目前也都超过美国,正在向高技术制造第一大国迈进。在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上中国企业已占20%。随着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成果丰硕,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已实现了由追跑转向并跑和领跑。标志着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的数字经济发展在中国更是方兴未艾,高铁、网购、移动互联、共享经济“新四大发明”俨然傲视全球。

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从温饱走向了全面小康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中国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广大城镇居民基本完成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进程,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比如,反映生活水准的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57.5%下降到2017年的30%以下,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普及了家用电器,拥有私人汽车已成为平常事,移动电话拥有量超过了9亿人,2020年互联网普及率预计将超过70%。我国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中国人的“饭碗”已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贫困人口数量目前已降至3000万人左右,贫困发生率下降至4%以内,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为解决世界人口脱贫问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我国已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以农业耕作为主体的传统社会转为一个以城市生活工作为主体的现代社会。随着大量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我国城镇化率目前超过57.4%,年均提高1.2%。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40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全国的水陆空交通四通八达。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已超过经济增速,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社会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我国居民储蓄率高居世界各国前列,居民消费正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仅2017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就超过1.3亿人次。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人口素质普遍提高。目前大学毕业生已占同龄人口的40%以上,每个孩子基本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城镇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目前年均13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5%。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和治理体系也更加完善,社会大局多年来基本保持稳定。

第三,经济活力充分彰显,市场经济发展已日渐成熟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0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完成了从孕育、培育、发展、规范到繁荣的过程,微观主体有活力、市场机制有效、宏观调控有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形成。

40年前,我们视“小商小贩”为“投机倒把”,要“割资本主义尾巴”,现如今我国已经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品种琳琅满目的商品市场。各种生产要素市场日趋发达,比如,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规模的资本市场,债券市场从几乎为零发展为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日渐形成并发挥其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功能。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汇率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取得重要突破,人民币已加入SDR一篮子货币,日益发挥主权货币的结算功能,彰显国家经济的强大。

市场经济主体活力持续迸发。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日益丰富,国有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充分发挥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40年来得到充分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GDP所占的比重超过60%,税收贡献超过50%,就业贡献率超过80%。近年来,随着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主导的创业创新型民营企业发展如火如荼,极大地激发了市场经济潜能,一大批“独角兽”公司成长迅猛,成为中国经济未来的成长之星。

第四,中国社会更加开放,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中国国力的明显增强,中国与国际交往的日渐频繁,中国社会得到了全面开放,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40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空前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广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入人心,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民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与此同时,中国与世界各国从政府到民间进行了广泛且多层次的经济、教育、文化、体育、科技等交流。仅从教育往来看,从改革开放之初每年出国留学人数只有几百人到目前每年出国留学人数就达几十万人,大量海外留学生也到中国大学学习深造;中国的新闻出版影视业广泛与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中国文化传播广度和深度与4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在多样化、开放化、国际化交流中,中国人民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文化意识得以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与日俱增。

40年来,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更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打造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这既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也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越来越广泛。

40年来,我们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成功收回了香港和澳门,牢牢掌握了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保持了香港、澳门繁荣稳定。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形成了“九二共识”,通过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增进台湾同胞福祉;通过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通过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变化,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有力地维护了台海和平稳定,推进了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就此,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在国际舞台上共同彰显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为增强。

第五,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顺应时代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可以说,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取得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就是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国情、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自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伊始,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不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新的历史性飞跃。

一是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取得的理论成就,是我们党最为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已经在实践中经受了检验并将继续指导新的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持续推动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还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条道路的核心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既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也为中国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经验,指明了发展方向。

上一篇:【专家论坛】大国开放发展的中国经验
下一篇:中国乡土社会正在发生十大转变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