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权威解读
准确把握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我国“三农”发展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等方面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擘画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思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围绕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等事关“三农”工作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论断,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粮食安全、精准扶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乡一体化、乡村治理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这些思想立意深远、内涵丰富,深刻阐释了“三农”工作的战略地位、发展规律、形势任务、方法举措、体制机制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科学理论,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这一思想的精髓和要义,并深入贯彻到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

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基本方略,其中第一个就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首要的政治要求,依靠党把方向、把原则、把政策、把落实。我们要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确保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本领,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统筹规划乡村振兴的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本要求,为乡村振兴打造配备能力突出、甘于奉献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乡村振兴,理念先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新时代所面临的新趋势新机遇新矛盾新挑战,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乡村振兴面临一些突出难题,例如,如何促进农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如何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如何构建乡村治理体系,等等。破解这些难题,必须充分运用好新发展理念这个指挥棒,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补齐农业农村工作短板。坚持创新发展,就要坚持科技兴农、科技强农,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协调发展,就要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增强城乡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协调性;坚持绿色发展,就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坚持开放发展,就要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坚持共享发展,就要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逻辑关系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五个方面的总要求响应了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现实需求和广大农民的热切期盼,系统回答了乡村振兴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怎么样达到这样的水平等一系列问题,是我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遵循。

五个方面的总要求是推动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不仅在农业农村领域有深刻的体现,也对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业农村整体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譬如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的供应处于短缺状态;农村经济缺乏活力,乡村建设严重滞后;农民收入很低,很多人还处在温饱线之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特征已由发展水平的总体落后转变为局部的不平衡不充分,具体体现为农产品供给质量亟待提高、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须加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方面的总要求,就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五个方面的总要求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乡村振兴的突出特征是乡村的全面振兴,也就是乡村的经济、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都得到充分发展。五个方面的总要求以全面振兴为指向,各有侧重但相互作用,完整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各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支撑,而乡村实体经济的核心是产业。产业兴旺就是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前提下,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以现代农业为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农村实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动能。第二,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乡村振兴不仅要百姓富,还要生态美。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生态经济,让广大农民在宜居的环境中享受生活,切实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生态效益。第三,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乡风体现了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是维系农情、乡情、亲情的重要纽带,也是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精神支持。乡风文明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让广大农民不仅“留得住青山绿水”,而且“记得住乡愁”。第四,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农村稳定是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加强乡村治理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治理有效就是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第五,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活富裕就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让广大农民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3.扎实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

党中央确立了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任务,为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勾勒了美好的前景。实现这样的目标任务,必须提高认识,统筹规划,科学推进。

把握战略高度。乡村振兴不是单一、孤立的政策举措,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包含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在内的全面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否科学合理、能否顺利实现,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的战略安排,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的根本依据。无论从重大时间节点的规划还是从每个时间段的具体任务来看,乡村振兴战略都是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在一致的。

保持战略定力。从现在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面临很多困难和风险。从世情看,国际农业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西方国家的农业保护政策和西方农产品巨头的竞争优势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从国情看,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乡村振兴仍受到经济实力、发展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从农情看,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最为突出。世情国情农情决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时刻清醒,严格按照“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久久为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的就是这样的劲头和韧性。

不断深化改革。改革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40年来,我们依靠改革,取得了农业农村发展的伟大成就。当前和今后,如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目标任务,仍然要依靠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从现实来看,一些关系我国“三农”工作全局的重大体制机制包括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户籍制度等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为此,必须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契机,全面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将农业的活力、农村的魅力和农民的动力充分释放出来,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壮丽篇章!

(作者:汪立峰,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上一篇:【专家谈】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和特征
下一篇:如何看待我国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