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权威解读
国研智库论坛·新年论坛2018聚焦经济发展新时代

共论高质量发展之道

——国研智库论坛·新年论坛2018聚焦经济发展新时代


1月27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的“国研智库论坛·新年论坛2018”在京举行。来自中央部委、国家高端智库、地方智库的代表汇聚一堂,着眼“十九大指引下的中国经济”,就“中国经济形势展望与政策前瞻”“推动形成全面改革开放新格局,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等话题深入探讨,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

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副书记李伟强调,在转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着力处理好供给和需求、投入与产出、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国内和国外等五对关系。

——在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上,要顺应、培育和释放新的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需平衡。

——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上,要更多依靠生产率提升和体制机制创新,更高效、更集约地发挥现有要素的潜力,更好地依靠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

——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要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企业充分地试错,找到技术进步的路径和方向;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上,当前,“分好蛋糕”和“做大蛋糕”同样重要,更好地分配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升全社会的购买力和稳定性,进一步促进经济效率的提升。

——在国内和国外的关系上,需要抓住新一轮国际分工调整的新机遇,培育竞争新优势,争取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更高地位,并通过积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变革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更有利的发展环境。

“从2017年看,我国经济结束六年连续下滑,呈现宏观趋稳、微观向好的积极局面,结构发生积极转变,增长动力稳步转换,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更趋明显,我国经济已初步具备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李伟指出,这种积极局面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速由降到稳的态势更加巩固,增长从投资驱动为主转向消费驱动为主,风险从不断聚集转向逐步释放,就业由数量压力转向质量压力,世界经济从复苏乏力转向普遍复苏。

进入新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宏阔的眼光察势驭势,引领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指出,“应当通过降风险、挤泡沫、增动能、稳效益,提高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其中,降风险是指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降低部分企业过高杠杆率;挤泡沫是指挤掉部分城市的房地产泡沫;增动能是指增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动能;稳效益是推进各个行业形成正常盈利能力。

“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坐标系和政绩观,探索重塑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方竞争机制。”刘世锦建议,这种竞争机制应主要着眼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营商发展环境的竞争;培育创新环境,聚集创新资源,成为区域创新中心和创新性城市的竞争;既吸引中高级生产要素,又形成合理分工的竞争;“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发展模式竞争;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性、包容性、稳定性内在一致的社会治理方式竞争。同时,在大方向明确的前提下,应当允许地方政府有“自选动作”空间,允许有个性、有差别,允许试错纠错,在竞争中发现和推广好的做法与政策。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看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是进一步激发人的活力,充分调动和释放广大领导干部、广大企业家和广大科技人员以及社会上千千万万创业者创新者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同时,要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筑牢基础。

改革决心不减 开放脚步不停

“我国正处在比较优势发生转换的关键阶段,应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隆国强分析认为,要重视提升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意义。

纵观历史,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往从高成本国家向低成本国家梯度转移。对此,隆国强强调,“用好这个机遇,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避免大规模外移,使我国继续保持‘传统产品’出口大国地位。”

“同时,争取实现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换道超车’。”隆国强表示,长期以来,我国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实行的是高保护、内向型的进口替代战略,国际竞争力提升不快。但随着比较优势的转换,加速增强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改变过去的进口替代战略,适时引入国际竞争压力。

“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始终要靠自身干出来。”隆国强强调,必须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以政府为例,要着力营造“两个环境”——在国内,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投资环境;在国际上,要特别防范出现外部冲击与内部风险叠加震荡的局面。

“新时代为我国的贸易投资和多边区域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商务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王受文表示,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开启进一步走向世界、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新征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未来,要继续稳定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的地位,推进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是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我国吸引外资的国际竞争力。加强多边和区域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这两个推进经济全球化的“ 轮子”转起来。王受文强调。

“在过去40年,我们更多探索的是工业制造业的对外开放。制造业通过全面对外开放、全面参与全球竞争融入世界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兼办公厅主任余斌表示,构建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要着力探索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提高我国服务业领域的效率和竞争能力。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强认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要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要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经济新体制。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要统筹谋划对外开放布局,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行业发展方面,要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开放方式方面,要发挥自贸试验区作用,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推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由重点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转为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投资实行环境、质量、标准等准入限制,引进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大项目、好项目。要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推进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2018年经济运行有望延续“多稳”局面,更多亮点值得期待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经济增长新动能正在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表示,“2018年各项工作中应该更好地落实十九大精神,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根本要求,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准确地分析研判国内外形势,不断创新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更多采取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在宏观政策的选择上,尹中卿建议:财政政策维持积极的取向不变,要从全面积极转向局部偏紧。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松紧适度,重在控制宏观杠杆率,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金周转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进一步深化利率改革,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产业政策要聚焦弥补市场失灵、营造公平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水平。社会政策要积极回应群众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推动精准脱贫,解决好民生问题。对外开放政策要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原国务院参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质检总局原总工程师张纲表示,当前,围绕质量变革我国正在展开关涉理念、目标、细节的全方位变革,其中包括以优化质量制度为基础的治理体系变革。“实行质量分级制度,满足我国居民对质量的多层级需求,既要满足最低安全的要求,也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变单一的政府供给为以市场供给为主的标准体系。”张纲强调。

展望2018年,李伟表示,我国经济有条件继续保持在中高速增长平台上平稳运行,投资增速缓中趋稳,消费贡献有望继续提升,出口增长总体平稳。综合判断,2018年经济运行有望延续增速稳、就业稳、物价稳、效益稳的“多稳”局面,有望实现十九大之后经济发展的良好开局。与此同时,也要注意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冲击,有序排除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为高质量发展积累更多有利条件。(张胜)

上一篇: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政策蓝图(政策解读·聚焦中央一号文件①)
下一篇:高质量发展怎么看、怎么干?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