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权威解读
唱响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旋律——2017首届珞珈智库论坛精彩智识萃集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

为了更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武汉大学和光明日报社于近日联合举办首届珞珈智库论坛,聚焦“新时代、新理念、新体系”,来自学界、政界、实业界、金融界、智库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武汉珞珈山,共话我国经济发展新时代。本版特推出报道,分享观点、集纳智慧。

新体系:跨越关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并指出这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对此,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尹汉宁指出,要从“三新”入手加深理解: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针对的是经济发展新阶段、着眼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而提出的新的战略任务。所谓经济发展新阶段,是指“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根据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特点,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跨越关口的重大举措,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新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表示,这一转向不仅涉及产品、服务、设施、环境等多方面的质量提升,也涉及理念、文化、体制、政策等方面的措施保障和协力配合。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过程已经开始,但转变任务尚未完成。”张军扩建议,在这一过程中,要处理好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系,处理好制造业质量提升与服务业质量提升的关系,处理好产业质量提升与城乡建设质量提升的关系,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质量提升的关系。

新时代要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简新华强调,虽然从生产力的角度看,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内容和特征上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许多共性,但从生产关系角度看,在目的、性质、作用和建设路径上,二者存在本质差别。“我们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是为了实现资本利润最大化,而是要为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他强调。

促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要加快完善体制和政策环境。张军扩建议,在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方面应进一步下功夫: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干扰,更多转向功能性、社会性的支持政策,切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市场作用的发挥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和提高环境、质量、安全标准,并严格执行。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市场秩序,为优质优价优胜劣汰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完善促进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科研创新的科研管理制度,鼓励成果转化的期权、股权激励制度,政府需求侧的采购制度等。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包括土地制度、国企改革、金融干部、干部制度改革等。

新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进入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正指引着中国经济巨轮劈波斩浪,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宽阔洋面。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辜胜阻更为关注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方向。他认为,从十九大报告来看,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方向有以下五点:绿色发展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要有绿色发展产业为支撑,包括节能环保产业、绿色农业、绿色制造业、绿色服务业、绿色旅游业等;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以实现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为双轮驱动发展绿色金融;推进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体系,构建清洁低碳、生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把绿色发展落实到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上来;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循环连接,强化城镇环境治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树立生态价值观。

辜胜阻以浙江安吉为例,强调城镇发展要从粗放生长转变到生态环保优先,打造宜业宜居的生态环境;要推动城乡关系从城市优先发展转变为城乡协调一体化发展,推动城镇风貌更具魅力特色,城镇管理多元共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联席主任朱晓冬认为,经济增长真正的源泉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制度创新,特别是全方位、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是过去40年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源泉。

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看来,创新不仅有经济意义,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他指出,“中国目前的创新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全社会创新氛围浓厚、创新成果显著,面对后发优势的逐渐减弱,仍需打破各种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环境壁垒。”

尹汉宁提出,探讨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关于增长动力的转化问题。以华为为例,它的成功有其独到之处,比如不上市反而有利于继续进步。对此,有必要围绕企业制度创新做延伸思考,要在公司形式、公司资产股权机构、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二是关于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问题。他建议,政府应该更多地利用投资平台以外的市场主体,特别是更加有效地运用民间资本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

新时代:用智慧书写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新故事

改革发展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并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开辟了施展作为的广阔天地。

实践的每一步前进,都伴着理论的思考;现实的每一次变革,都离不开思想的指引。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张政表示,智库与一般学术研究机构的最大区别是为国家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价值导向、理论紧密结合实际的治学方法以及前瞻的战略眼光和深邃的现实观照。

新时代为智库人提供了大场景大机遇大舞台。如何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有见地的卓识感知时代气象、捕捉时代讯息、研判时代问题、瞭望时代潮流?张政强调,要以系统性前瞻性专业性的智见智识为支撑,以国家前进航向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导向,增强对策建议的科学性针对性。“面对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要充分发挥智库合作网络和智库联盟的集群优势,以更多务实管用之策奉献国家、造福人民。”张政表示。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高校智库建设既是高校更好履行社会服务功能的需要,又是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

武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窦贤康结合武汉大学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丰富实践,总结出四条经验:高端引领,实施珞珈智库锻造战略;优势集成,夯实珞珈智库建设基础;问题导向,紧密对接部委重大战略需求;分类指导,着力建设富有贡献力和影响力的珞珈智库方阵。

窦贤康介绍,当前,国家正在进行“双一流”建设,以此为契机,武汉大学将通过重点实施“未来工程”“学术精品涵育工程”“高端智库和科研平台建设工程”“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工程”等,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高校智库如何克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谭方正建议,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使命集中在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把行动落实到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既善于在理论创新、思想引领和价值创造上作出表率,又敢于理直气壮地同反马克思主义和各种错误思潮做斗争。坚持理论自信和思想创新,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提炼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有规律性的新经验,打造有标志性的新概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评价体系。

“高校智库建设离不开学科发展,应充分关注学科交叉融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高等研究院院长田国强指出,智库建设必须坚持学术导向、专业基础,同时注重采纳国际通行的研究范式和标准,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

圆桌对话观点回放

议题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平衡协调发展

韦森(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量。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强调我国经济要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对中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宋洪远(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要围绕市场需求变化调结构,从依赖资源消耗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转变。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调整”“改革”这两个关键词。调整主要包括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改革包括进行科技创新、制定政策标准、改革任务体制三方面。

艾春荣(中国人民大学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中国过去40年经济高速发展,原因很多。例如让劳动力资本实现了自由流动,带来人口红利;加入了世贸组织,有了贸易红利等。随着我国的人口红利和贸易红利逐渐消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显现出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应特别重视商业和技术方面的创新以及大数据的应用问题。

文建东(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及时和有意义的,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提高产品质量。二是通过教育把原来的人口红利转化成人才红利。三是破除垄断,降低经济发展成本。此外,要让改革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综合配套改革。

牛慕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研究员):关于去杠杆的问题,应关注:去杠杆不仅要关注数量,更重要的是关注价格问题。去杠杆不能仅仅关注负债本身,更要在中国当前的形势下关注资产管理。去杠杆不仅要关注总量的问题,更需要关注结构问题。

议题二:创新驱动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王志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在建立和完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需注意两个方面:第一,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这些系统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一定是综合发挥作用的。第二,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实践和发展的观点。

朱晓冬(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两个有利因素,人口流动的开放和国内贸易成本的下降。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制度创新有着重要意义。要重视制度创新,特别是全方位、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

黄宪(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当前,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困难。解决的途径有三种:银行出台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匹配的信贷供给机制;通过大数据和金融科技手段,有效提高小微企业资金供给的效率;出台相关政策,让政府和银行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梅新育(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当前,全社会创新氛围浓厚、创新成果显著,未来要在三方面着力: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在经费使用上给科研工作者更为充分的自主权;对创新保持开放态度,降低新技术进入市场的壁垒;通过制定合理的折旧率、发展发达的二手设备市场等途径,消除旧技术投资形成的沉没成本的壁垒。

秦永法(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注意:国有企业是政治、社会和经济属性的统一体,承担了很多责任,要理性看待。国有企业要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调整机制,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国有企业改革是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过程中要重点解决国有企业的竞争力问题、市场地位问题。(杨乔整理)

(本报记者 张 胜 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李卓琦)

上一篇:中国经济为什么能
下一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