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并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改善民生对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战略意义。本期组织的三篇文章,旨在从不同层面探讨改善民生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关系,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和讨论。
从大历史的角度看,作为世界上唯一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文明大国,中国在经历了自鸦片战争起沉沦屈辱的一百余年之后,通过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新中国于1949年成立,中国自此开始了向上发展的历程。特别是,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尽管中国的发展成就巨大,但应清醒看到,就中华民族的复兴而言,还需要中国民众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进行更加努力的奋斗,需要做很多事情。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努力改善民生。换言之,改善民生对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战略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改善民生事关改革发展的基本宗旨
改革发展存在着一个基本宗旨的根本性大问题。须知,我们不是为了改革发展而去改革发展,改革发展本身并不是目的。改革发展的基本宗旨是实现公平正义,是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恩格斯指出,应当“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显然,改善民生是一个事关改革发展的基本宗旨,事关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重大问题。既然改善民生如此之重要,是一个带有目的性的重大问题,所以必须将之体现在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当中。唯有如此,方能从大的方向上保证改革发展的整个进程得以健康、持续推进,而不至于走偏酿成方向性的、颠覆性的大问题。中国的发展一旦出现颠覆性失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改善民生有助于现代化内生动力的有效形成
现代化内生动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在其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源于自我本体的、与现代化趋势相吻合的内在推动力量。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形成有效的现代化内生动力,对于这个国家现代化进程是否能够得以健康有效的推进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而改善民生恰好能够有力推动现代化内生动力的形成。
改善民生能够有效增强消费内需拉动力量。我们知道,中国经济的主要拉动力是出口、投资和消费内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过多地依靠出口拉动和投资拉动。现在,这种情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口对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投资拉动潜力几乎饱和。现在看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只能将扩大消费内需作为主要的经济拉动力。而改善民生对消费内需的拉动至关重要。只有改善了民生,民众的购买能力才能普遍提高,而且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民众还可以大幅度缓解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进而增加消费支出。这样一来,消费内需拉动就能够得到有效提振。
改善民生能够有效增强人们从事现代化建设的职业能力。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这个国家是否具有较高水准的科学技术能力,也取决于这个国家是否具有较高水准的基础性的制造工艺能力。不能否认,虽然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劳动者总体上的工艺制造能力尚未形成相应的匹配。而通过改善民生,能够补足这一短板。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大力发展大规模、严格的职业教育,能够造就一支庞大、合格的技师和技术工人队伍,进而为建设一个制造业强国奠定强有力的支撑基础。
改善民生能够有效增强民众对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力量。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民众是现代化建设的推动者,理应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受益者。现代化建设能否得以顺利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生状况能否得到应有改善,取决于民众具体的受益状况。只有通过改善民生,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而使现代化建设成为人民的共同事业,使全体人民认同现代化建设并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力量。否则,如果大多数民众长期没有从现代化建设当中获益,就会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一种疏远和冷漠的态度,进而使现代化建设缺乏有效动力而步履艰难,难以成功。
改善民生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全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们的利益诉求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状况,由于人们维权意识的普遍增强,由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社会风险因素的增多,由于社会焦虑的弥漫等因素,我国社会转型期成为社会矛盾的高发期、凸显期。这些社会矛盾不仅种类多、相互交织在一起,而且未来的生长空间较大。凡此种种,对中国的改革发展大局形成了巨大压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如果应对不当,中国改革发展的全局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遭受严重挫折。
虽然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征,但从其根源上看,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来自民生问题。近年来的一些大型调查显示,中国民众最为关切的前几位问题,主要都是民生方面的问题,如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公共卫生以及住房等问题。显然,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属于民生型的社会矛盾。所以,一旦有效地改善了民生状况,将这些民众最为关切的民生问题解决好,就能够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确保社会的安全局面。相反,民生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应有改善,那么,不仅现有的社会矛盾会加重,而且原本是民生型的社会矛盾有可能向别的领域如政治领域、民族领域以及宗教领域等蔓延,从而引发更多、更严重的社会矛盾。也正因如此,在中国现阶段,我们必须将改善民生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的关键看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改善民生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民生问题事关人心向背,事关我们党的前途命运。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从根本上看,我们党是为了保护和增进人民的利益而执政,党的事业与人民的利益高度契合、相互增进。我们党前途命运如何,取决于是否能够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是我们党得以安身立命的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得不到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那就意味着我们党失去了民心,就会失去执政基础,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其结果必然是失去执政地位,被人民抛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苏联以及东欧一些国家的例子说明,执政党一旦长期脱离了人民,忽视了人民的利益关切,就会失去人民的支持,进而就会失去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在中国现阶段,民众最大的利益关切和期待就是改善民生。我们党能否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其关键取决于民生状况是否得到了改善。民生问题一旦得到应有的改善,人民就会支持和拥护我们党,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就会得到大幅度的巩固。
由上可见,改善民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离开了改善民生,中华民族的复兴便成为不可能之事。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改善民生至关重要,但并非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唯一”目标和“唯一”内容。这就提醒我们,在改善民生的过程中,要特别防止“过犹不及”现象的出现。为此,要特别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改革发展、制定方针政策,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任何超越现实、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的倾向都要努力避免。”改善民生不能超出现有的经济基础和财政实力。否则,国家财力将不堪重负,改善民生的行为将难以持续,进而势必会从整体上延误现代化建设。(吴忠民 作者系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一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