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权威解读
中外专家学者纵论绿色发展绿色生活

绿色转型要做减法,更要做加法和乘法

中外专家学者纵论绿色发展绿色生活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李晓东 张勇

  初夏的贵阳,绿意盎然,凉爽宜人。6月17日,“2017生态文明试验区贵阳国际研讨会”在此召开,400余位来自世界各地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国际组织、学术机构、企业界的专家学者会聚一堂,研讨全球携手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路径。

  中外专家普遍认为,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倡导绿色生活、弘扬绿色文化,贵州、福建、江西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率先垂范,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积极进展和明显的成效。

  中国开启生态文明新时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勇: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绿色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引领,开启了生态文明新时代。2013年到2016年,我国GDP能耗累计下降17.8%,以年均2%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7.2%的增长,清洁能源比重由15.3%上升到17.7%,完成造林面积3.72亿亩,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

  贵州省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建造绿色家园、完善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培育绿色文化五个“绿色”,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节能环保型“四型”产业,为贵州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提供强大势能。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基石作用。林业工作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应重点突出三个主题:一是要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改革、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及各项制度改革,真正实现保资源、保生态、保民生的建设目标。二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使林业绿色红利得到进一步释放。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强化林业生态建设中的政府角色。

  从生态文明角度关注经济增长

  国际咨询会2017外方主席、英国前副首相约翰·莱斯利·普雷斯科特:

  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必须进一步加深共识和合作,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经济发展,才能够实现国家繁荣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平等。实践证明,不管什么样的经济增长,必须是低碳、绿色的,这也意味着我们现在要用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保证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我们将走向更加全球化的道路,我们必须转变理念,从生态文明角度去关注经济的增长。目前已有《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我认为,在中国所做的工作可以迎来一个“贵阳协议”,帮助我们形成国际共识。

  瑞士联邦委员会环境署原署长、洛桑理工学院教授布鲁诺·奥伯勒:

  地球资源是有限的,要实现人类共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就必须改变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更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这需要各个国家、各国人民携手努力,进入绿色经济发展的道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

  绿色发展深度关联着消费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创新方式,关联着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关联着社会文明的方方面面。绿色发展要做减法,但更重要的是要做加法,还有内容更加丰富的乘法。

  贵州生态文明走在全国的前列,经济增长也走在全国的前列。贵州的实践生动地说明,绿色发展和经济增长可以并行不悖。绿色转型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选择,跟上这个潮流,任何国家、任何地区都不会吃亏,最终将是赢家。绿色转型不应该、也不会成为一种奢侈品,应该惠及全体社会成员,使每个人都切身感受到绿色发展的成果。绿色转型是大事,事关全方位的转型;也是小事,与日常生活细节息息相关;更是一件难事,需要在技术和制度上攻坚克难;但归根结底是好事,能够增进人民的福祉和社会进步。

  让更多人参与到绿色转型中来

  全球足迹网络主席马西斯·瓦克纳格尔:

  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既要确保人们收入稳定、生活幸福、健康长寿,又要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健康。我们不应该过度剥削大自然,大自然需要再生式的发展,地球受到消耗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恢复,长此以往是不可持续的。生态文明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实现地球繁荣发展这个目标。生态文明是共赢的,这不仅能促成中国的成功,也将是全世界的成功,意味着我们所有人都是赢家。

  奥地利驻华大使艾琳娜: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各样的机会。当前,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投资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未来我们需要加快能源转型的步伐和速度。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确保妇女能够充分加入到能源转型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来。希望奥中加强合作,为实现绿色发展、社会公平共同努力。

  新加坡外交部原部长、贸工部原部长、嘉里物流集团董事长杨荣文:

  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宗旨和核心就是要注重培养年青一代的生态文明观。我们要树立一个好的价值观,从这一代传承到下一代,从一个人传播到另外一个人,培养新一代的年轻人,这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的。

上一篇: 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总负责人答记者问
下一篇:什么是文化哲学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