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新形势下提升文化治理能力的着力点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其中文化治理是重要方面。在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实施文化治理是一个新内容,也是面临的一项新挑战。

  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有感染力,它所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时刻影响着人民大众的情感世界和价值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长期的精神积淀,时刻在弘扬中国精神、传递中国能量,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奋发向上、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精神黏合剂。当前,我国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一方面,历经30多年改革发展,社会转型全面展开,人们的生活方式、利益诉求、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多样;另一方面,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外各种思想、思潮、观念、理论,相互激荡、交流交锋交融。加上传播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和满足方式更趋个性化。在这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我国文化发展所呈现的丰富多样和竞合发展大趋势,亟须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亟须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从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整合社会多元价值的积极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握好提升文化治理能力的几个着力点,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发挥群团组织的独特作用

  群团组织是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文化类群团组织代表着文化领域和广大文化工作者群体的愿望和诉求,具有群众组织优势、行业管理优势、专家人才优势,有较为广泛的人才和群众基础,涵盖了行业门类的资源优势和跨部门、跨地域的系统优势,联系和凝聚了一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优秀文化人才。文化类群团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化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可以在参与社会事务、开展公益活动、帮扶特殊人群等方面发挥文化治理功能,特别是在凝聚社会共识、彰显社会正气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此外,还可以通过联络服务来引导其他文化类社会组织,以此来打通社会网络的毛细血管,凝聚力量,共同推动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应通过提供政策扶持、经费保障和委托服务等方式,支持文化类群团组织立足自身职能定位有序发展。对文化类群团组织自身来说,还要进一步增强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团结引导,健全组织网络体系建设,推动服务范围向基层单位、新兴文化领域、新的文化组织和自由职业者延伸,逐步形成引导有力、科学完善、覆盖广泛、联系密切的组织网络体系。

  运用产品化服务实施文化治理

  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是文化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形成文化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对于政府来说,文化治理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要保障人们的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通过提供文化产品、开展文化服务可以平衡不同人群之间的社会需求,有效地消解社会心理压力、疏导社会情绪,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切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优先安排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文化项目,加大对基层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把群众“要文化”与“送文化”匹配起来,提供贴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做到符合基层实际、更受群众欢迎。应注重大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勤、诚、信、仁、孝”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类文化活动中,传播真善美,推动实现社会治理方式方法从“刚性”到“柔性”的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应充分发挥文化工作者的主体精神,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引领他们做时代风气的先行者、倡导者,深入开展文化惠民乐民为民活动,以优秀的文化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实施文化治理要坚持以人为本

  文化治理的关键在体制机制,核心是以人为本。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文化类群团组织,归根到底是要做好团结人、引导人、服务人的工作,共同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当前,文化艺术工作者队伍日趋庞大,构成愈益多样,身份更为多元。特别是文化工作室、文化经纪机构、演艺公司等新的文化组织大量涌现,网络作家、网络歌手、自由撰稿人、自由演员等新的从业群体十分活跃。每年大批文化艺术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以及文艺爱好者走上社会,这些人员迫切需要提供资质准入、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文艺考级、继续教育等诸多管理和服务。这也就意味着文化工作服务的对象更加多元,既有国有院团,又有大量民营院团,既有编制内人员,又有大量自由文化工作者,为文化繁荣发展增添了新鲜血液。应坚持以人为本,采取有效举措,引导和调动文化类群团组织及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群团组织应发挥社会治理和行业管理功能,制定行业规范、维护行业秩序,推进工作的系统化、法制化、专业化。针对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规则,在依法管理的同时加强行业自律,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针对数量庞大的文化从业人员,加强行业教育、引领行业风尚、树立行业形象,引导文化从业者恪守职业道德、遵守职业纪律、规范职业行为。当前特别应关注新的文艺形态、新的文艺组织、新的文艺群体,扩大工作覆盖面,用全新的政策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的有生力量。

  (王秀娟 作者单位:中共太原市委党校)

上一篇:文化自信:不竭的动力源泉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分类施教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