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4日,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会议由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以及上海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现刊登论坛部分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精彩发言
哲学社会科学新发展要把握好主要特点
顾海良
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真正为中华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必然选择。新形势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发展,更要注重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论形态为指导,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提炼和总结出来自于新的实践的规律性学术成果,不断开拓21世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境界。
指导思想上的这一要求,集中体现于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主要特点上。
一是继承性和民族性特点。要善于融通哲学社会科学新发展的三种主要方面的资源:其一,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理论、文化和学术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这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资源。其二,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其中蕴含的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文化和学术资源弘扬起来,赋予其21世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形式和新内涵。其三,要把握好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使之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对于国外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各种资源,不应当妄自菲薄,将其视为“信条”而顶礼膜拜,也不应当妄自尊大,将其说得一无是处,拒绝加以研究和作出鉴别。
二是原创性和时代性特点。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才能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才能形成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特别要注重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问题意识”中,特别需要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以及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在这些“问题意识”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提炼出具有原创性学术思想和具有时代特征的学术体系。
三是系统性和专业性特点。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重要的是要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科体系建设上不去,教材体系就上不去;反过来,教材体系上不去,学科体系就没有后劲。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高度重视教材体系建设,以教材体系建设的新成果来体现、支撑和彰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发展。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特别要提升教材体系建设中彰显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信念和信心,形成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在提升国家教育和文化力量、体现国家综合实力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为何要不懈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沈壮海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关注文化的繁荣发展,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一系列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深刻回答了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问题,清晰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中国逻辑,确立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引。
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自觉与坚定,来自于我们对文化意义的深刻把握。对于文化发展问题,习近平同志总是强调,要以“宽广的视角”,将之“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历史反复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文化的兴衰,也总是与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文化的力量,始终是中华民族克服艰难、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为我们从世界和我国发展的大历史、大势中认识文化的意义提供了典范。以高度的自觉推进文化的繁荣发展,是世界和我国发展的大历史所给予的启示,是我们前行所必须遵循的大逻辑。
以高度的自觉推进文化的繁荣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我们所致力建设的社会主义,内在地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比翼双飞;文化的兴盛,在这一过程中,既是建设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建设目标必有的精神条件和智力支撑。在当今中国,我们所面对的主要社会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矛盾内在地决定了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包括文化生产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推进,我们越来越接近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站在民族复兴新的起点上,我们繁荣文化的物质基础与精神资源更趋丰厚,同时也客观面对着人们文化需求的井喷式发展,面对着经济发展对文化反哺作用的更多需要,面对着迎战各类发展难题与风险考验对智慧、勇气与毅力的更大渴求,这些无疑都对文化发展提出了更多、更高也更为紧迫的要求。
以高度的自觉推进文化的繁荣发展,还是当今世界发展与国力竞争的“大势”所凸显的时代性课题。新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的竞争更趋激烈,文化日益成为国力角逐的关键内容与重要场域。文化之强,不仅愈益成为国之所强的重要标志,而且越来越直系国之所以强;一国在国际上的文化优势,不仅标示着其文化影响力的强弱,而且越来越与其国家形象、发展环境、国际地位等关联为一体。在激烈展开的国际文化竞争中,我国的文化实力虽然不断提升,但总体而言,西强我弱的文化格局仍未改变。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这里所要求的,即中国文化实力的强劲崛起,即文化中国的光彩在当今世界的鲜亮彰显。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习近平同志反复讲过的这段高度精炼而又掷地有声的话语,有着极其丰富的内蕴,表达了当今时代的中华民族自信之所来、自信之所指。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对此,中华民族有充足的自信,也正行进在奋力开拓的道路上。
(作者为武汉大学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强国的关键要素及其建设研究——以当代中国为中心”首席专家)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须确立三大理念
陈锡喜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一级学科建设,已经历了10年的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首要任务,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此同时,他指出了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如“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这些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实际工作中某些领域被边缘化的“内因”,即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存在“空泛化、标签化、教条主义、实用主义”而导致的高水平成果不多。
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讲话精神,蕴涵了对作为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中骨干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要求,确定了该学科建设新起点,即不仅应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量的拓展,更应着眼于质的提升。而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水平,不仅应总结10年成功经验,也应正视并辩证历史地看待客观存在的薄弱环节:一是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对独立的建设,而相对忽视了其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中的功能;二是强调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且对应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二级学科),而相对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三是比较重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注释,而在研究中相对缺乏问题意识。
因此,在新起点上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须确立三大理念:
一、与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关系及其作为“骨干”学科的定位。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骨干,以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为支撑,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等,以相关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研究为拓展,例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新闻学、文学、史学等学科研究所组成的学科体系。确立这一理念,有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中的骨干责任,更好凝聚学科方向;有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视野和研究空间,加强其他学科不太重视而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其他学科中青年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激励其投入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宏观问题的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咨政育人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咨政”,是指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提供理论支持,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学理支撑,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提供学术基础,为重大现实问题的解释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导向,为解决重大问题和制定重大政策提供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等等。所谓“育人”,是指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思路和政策建议,为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理论难点提供研究成果,为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提供研究平台等。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习近平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问题发现,须围绕“四大矛盾”,即理论与实践的矛盾、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和协调性的矛盾、理论内部的矛盾、理论之间的矛盾。问题的筛选,须聚焦“四点交集”,即教学重点、社会热点、理论难点、思想疑点。问题的研究须避免“四种现象”,即脱离问题空谈主义的空泛化,玩文字游戏或数字游戏的标签化,一切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找根据的教条主义,以及脱离主义谈问题的实用主义。问题的解决须实现“四个结合”,即对“主义”阐释和对“问题”研究的结合、评价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结合、对社会矛盾批判和对道路制度辩护的结合、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理论自觉文化自觉的结合。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
顾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中,重申了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同时,他指出了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问题。这让以培养人为己任的高等院校,尤其是直接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重要使命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倍感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原生动力。
如今,对宏大叙事消解乃至否定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这使一些人的思维模式由“结构”转向“解构”。如今学者个人独立研究的专题性论著愈发以题目小、内容具体为特点,从“上帝已死”、“作者已死”、“哲学的终结”、“历史的终结”到“理论已死”,眼下的全球化时代一方面缺乏理论激情、理论能力,但另一方面又明显地需要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真正发挥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就更应该走出“平面化、浅表化、碎片化”的格局,我们不能脱离时代,也不能落后于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绝不仅仅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情”。我们必须“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问题,按自己的“坐标”研究问题,以简明易懂的语言陈述问题。研究的立足点也应该是基于中国问题的内在逻辑,站在中国立场独立思考中国的问题,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问题。
第二,坚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根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习总书记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人民性的内在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只有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力点,才能得到科学、客观的认识。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必须基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不能做空谈式的马克思主义者,而要从人民群众广泛而丰富的实践中研究问题,汲取养分,提出真知灼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创造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优秀学术精品。
第三,坚持科学性与意识形态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固然自身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最关键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要在理论和方法上更加符合全球化背景下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要通过借鉴与应用国际学术方法和规范,融入全球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话;要通过与经典著作、与当代理论、与时代状况或时代课题的积极对话,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实性和实践性。
对一名共产党员来说,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而言,马克思主义更是科学,是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检验标准的科学学说。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也要遵循科学的精神,扎根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的实践,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建设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要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需要在学术队伍建设、学术方向凝练、学术成果、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交流能力和水平等方面下大功夫。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伟大实践呼唤中国学术的原创时代
方松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为理论创新和学术进步提供了举世罕见的广阔天地和时代场域。中国马克思主义,以其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体认与对中国发展的整体担当,而无可置疑地成为当代中国学术的旗帜和灵魂。
第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构。
近百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伟大思想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以及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与十余种学术思潮的争论中,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并在新中国建立后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面临三个方面重大挑战:一是来自于教条主义和前苏联模式的挑战,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战胜了挑战;二是来自于西学思潮特别是自由主义思潮的挑战,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回应并破解了“历史终结论”的挑战;三是来自于中国传统学术特别是现代新儒家的挑战,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以创新与发展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来回应现代新儒家的挑战,建构起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与此同时,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引领现代中国进步与发展的学说,也迫切需要深入的历史与逻辑的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近现代学术与文化的主潮、引领20世纪中国走向繁荣的主流思想,从学术论战的角度而言,乃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学术思潮的比较与论战的结果。从“问题与主义讨论”、“唯物辩证法论战”、“科学与玄学论战”、“关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一直到绵延近一个世纪的“东西文化论战”,在与各种思潮的相争与相融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近现代学术上逐渐成为主流,所以,成就当代中国复兴伟业的既不是西学思潮,也不是现代新儒学,而是中国马克思主义。
第二,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构。
在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获得了成功。它成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其基本经验就是建立了一套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话语系统。从“实践论”、“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中国式阐发,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形式,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引领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的主潮。因此,发掘和阐发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也是我们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开启中国学术的原创时代。
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呼唤中国学术的自主创新,这实质上要求去揭示和切入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一方面,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亟待总结;另一方面,中国问题、中国发展需要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对此,首先要做的是开启思想。其次,告别模仿的时代,呼唤中国学术原创时代的到来。中国当代伟大的实践为我们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历史之门,使我们在成就自己的时候也同时在创造着历史。这是当代中国学术原创时代的根基所在。最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的重大使命,还基于在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基础上,提出开创一种新型的文明和社会类型的可能性。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观点集萃
理论创新要有目标指向和学理支撑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章忠民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关乎党在哲学社会科学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关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同时也关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一是必须突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实际指导作用,以便将指导地位落实到现实有效的操作层面; 二是必须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揭示其理论整体性与时间整体性、空间整体性、实践整体性原则,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伟力教授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必须深刻认识它与理论创新的内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之所以要坚持,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具有科学性,能够回应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实践处于永恒的变化和发展之中,理论只有密切关注、深入研究实践发展的历史进程,把握其脉络和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略,方能发挥它对实践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也就是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内含着对理论创新的要求,而不是固步自封。任何理论创新都有其目标指向和学理支撑。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基本遵循,由此出发去思考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根本之道。否则,就会迷失方向,甚至导致学术混乱。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必须回应时代呼唤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凯认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必须认真聆听人民大众的声音,主动回应时代的呼唤,勇于探索我国社会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的大课题、大趋势、大逻辑。唯有立时代之潮头、忧时代之所需、解时代之所困,方能创造出富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且享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诸如洛克、卢梭、孟德斯鸠、亚当·斯密、凯恩斯等学者无一不是敏锐地感受到时代的呼唤,并积极地回应了时代所提出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其每一次创新发展同样与时代的深刻变革密切相关。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深入解析绝非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学术兴趣或好奇之心,而是为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和时代课题的重大理论飞跃。因此,紧扣时代主题、回应时代呼唤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汪斌锋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以及信息网络社会的全面普及,呈现给世人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愈发复杂多变。面对这种复杂多变的现实,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需要进一步发挥其穿透“历史—现实”的巨大威力来研究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在工作中要着眼现实、摸清真情况、收集真想法、发现真问题,要“号准脉、找准症、施对药”——作出具有针对性的精准决策。发挥马克思主义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作用,核心在于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最终价值指向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要正确理解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家林教授认为,应该从中国的现代社会变革,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自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和特殊重要性,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对中国文化进行整合,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与文化发展要求的当代中国文化新结构。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就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离开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就会失去在中国生长的土壤,失去生命力,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不再能够成为指导实践的思想武器。但在思考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时,切不可忘记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与传统中国社会变革的根本不同。对于传统文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还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涵锦教授认为,理论、思想的产生,固然需要,但对理论、思想产生以后的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甚为重要。“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这一番重要论述,充满诗意并富于激情。但是,这不仅仅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征程中,人们对新理论、新思想产生的期待,而且尤为重要的是,不断涌现、与时俱进的新理论、新思想产生以后,更需要下大力气、下苦功夫来“掌握真谛、融会贯通”。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邱仁富认为,中国道路的话语体系建构要弄清楚其前提性问题,即我们是基于何种意义上建设话语体系。当前,我们面临着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叙述好中国道路的历史进程及其巨大成就的时代任务,以及如何应对历史虚无主义、西方强势话语介入等各种挑战。建构中国道路的话语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石,注重话语内容建设,重视话语的表达形式,而且须直面话语的价值问题。建构中国道路话语体系的主要路径包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发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思想的积极作用,从人类文明的高度全面审视和建构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不断增强中国道路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