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自觉
——评《需要理论且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这个时代。
每个人都在特定的时代生活,每个时代面临着历史所赋予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发现、分析和应对中,我们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才赢得了长足发展。仔细阅读整篇讲话不难发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篇讲话高屋建瓴,内容丰富,意境深远,值得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重视、领会和践行。其中,最值得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注意的是,我们需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去认识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现状,去发现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去提升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水平,去建构“理论上的中国”。
党校既是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也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根据这个定位,我们理解,教学工作是党校的中心工作,科研工作是党校的重点工作和基础工作,没有雄厚的科研作支撑,党校的课堂教学就容易浮在表面,缺乏穿透力、吸引力和针对性,教学和科研、理论和实践、教师和学员的双向互动、彼此促进是党校工作的特点。所以,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五路大军中一支重要的方面军,党校的科研在繁荣和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校的教学科研人员的理论自觉、理论水准和理论成效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发展的格局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党校人要自觉承担起繁荣和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
我们看到,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一月之余,中央党校科研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就组织了20多位专家学者撰写并出版了《需要理论且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时代》)一书,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专门作序,其余20多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进行了针对性深度解读,体现了中央党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对构建中国社会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集体理论自觉。
大致而言,这种自觉表现在:
第一,有时代的高度。
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我们认为,这句话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作为与诸多学科齐名的哲学学科本身,它在思入时代深处的同时,也能为自己的时代提供一种具有浓缩性、穿透性和引领力的知识成果。在这个维度上,哲学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为它能够赋予我们一种关于时代的整体性、根本性认识。第二层意思是说,哲学还能训练和培育我们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哲学不是技艺之学、不是饾饤之学、不是谋生之学,它能借助自身的思辨性、系统性、广泛性,帮助人们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时代的方向。
我们看到,在《时代》一书中,诸位党校的科研人员都在表现着一个共同的问题意识,那就是,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去领会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如有的学者指出,对于当前哲学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需要借助经济学领域的“需求和供给关系”去进行定位,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也概莫能外。进一步说就是,在“需求”端,我们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创新的需要、时代发展和理论创新的需要、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的需要;在“供给”端,我们看清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界“供不应求”、“供给能力不足”和“供给质量不高”的现状,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供给不足”的问题。对此,我们要确定思路,体现特点,建设“思想中国”,要把习总书记所讲的“四版、一中心、三加强”作为工作的着力点。与之相应,还有学者指出,要“自觉把个人的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回顾历史,知识分子总是具有浓重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直接指向时代、指向国家、指向民族;在此基础上,经世致用始终是中国学术的至高目标,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自觉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立场上想问题、做研究,在时代的洪流中顺势而为,将个人的学术追求融汇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才能在广阔的视野中,完善、光大学术价值,也才能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第二,有问题的广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理解,研究的系统性是由我们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当代的中国发展对理论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因为我们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发展,不是片面零碎发展,我们的改革是要下一盘棋,而不是一步棋,从根本意义上讲,这种发展原则和研究原则是由“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所决定的。所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极其繁重的任务,要加强顶层设计,要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
我们看到,在《时代》一书中,有的学者从话语体系建设出发认为,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要突出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有效性,二是认同性。前者要面向中国问题和世界视野,并同时兼顾二者的区别联系,后者要突出人民立场;有的从人民立场出发认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人民立场,这一立场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在这个意义上,理论研究和党性修养可以共通共融,学术研究和实践推进可以相得益彰;有的学者从问题意识切入认为,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当然,这些问题首先是中国问题,尤其是当代中国的问题,要看到这些问题的历史样式和现实样式,要在聚焦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等等。
第三,有思考的深度。
与自然科学相比,哲学社会科学所思考的问题往往较为宏观和长远,所以,在这一领域内,很多问题往往都是“老面孔”。但是,我们同时要看到,这些问题又往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历史发展中一些非常基本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不准、分不清、搞不好,我们就会在内部治理和对外交往中走弯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我们的学科体系、研究队伍、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我们更要看到,与整个社会民众的思想价值需要相比、与国家的内政外交的需要相比、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相比,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存在跟不上、贴不近、走不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中所讲的“六个面对”就是对此问题而言的。所以,如何更好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作用,是摆在全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
我们看到,在《时代》一书中,有多位学者不仅表现出了强烈的理论自觉,而且也表现出了鲜明的问题意识。例如,有的学者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指出,“中国道路”绕开了西方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改写了全球发展观念,为破解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精神”揭示了中国奇迹的文化密码,捍卫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为人类思想宝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增添了维系世界和平的重要筹码,终结了“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开辟了“强而不霸”的发展道路。有的学者针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问题指出,马克思最精彩之处在于解决了“利益”和“人群”之间的深刻矛盾,马克思主义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人民性、鲜明的批判性、自觉的实践性、内在的开放性及与时俱进的品质。这些特点和品质,决定了它在当代仍然具有理论的说服力和穿透力,仍然能够有效地指导和引领我们的社会实践。有的学者从学科发展战略的角度指出,如果没有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我们就很难谈得上改造自己的社会,推动自己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中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应坚持的六个特性,来完善和健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与其他学科相比,哲学社会科学也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要以现实问题为抓手,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理论不在某个经典作家的头脑中和文本里,而在于丰富广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实践是理论的母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我们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希望《时代》一书的作者们瞄准实践,不断向前,为时代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