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稳定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是政府为公众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但一直以来,我们对社会稳定的考量,更多关注表层而忽略深层,较注重量而忽略质。在此背景下,对社会稳定质量进行深入研究刻不容缓。所谓社会稳定质量,即建立在制度和规范的基础之上,以良好的运行机制作保障,能够与外界良性互动并能适应外界变化,整体上保持社会运行的秩序和连续性,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在动态平衡中良性运转的状态,它以制度、机制、规范、秩序、连续、平衡、良性等为核心内容和基本要素。
从质量角度深化对社会稳定的认识
有利于突破传统的思维误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沿袭苏联模式,社会控制程度较高,影响了社会稳定质量。改革开放使这种体制有所动摇,但人口流动速度快、频率高、规模大,带来了一定的无序乃至不稳定,于是,以控制来管理社会、维护稳定的思维误区又在一定范围内出现。实践中,依据这种思维方式和理念获取社会稳定质量不高。因此,从理论上提出社会稳定质量的概念,引领社会牢固树立社会稳定质量意识,以质量规定社会稳定的走向,提升社会稳定的品位,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粗放型、低水平的社会稳定状态。
有利于完善稳定的评价标准。评价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也有较大的主观性,必须尽可能科学地界定社会稳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科学的评价引领和维护社会稳定。现有的社会稳定评价标准,最大的不足是忽视社会稳定内在的规定性即社会稳定的质。社会稳定质量概念的提出,有助于引导人们从质量的角度深化对社会稳定的认识,更多地从制度与机制、可持续与长远、连续性与规范性、整体与趋势以及民主与法治的层面理解社会稳定,这样,社会稳定的评价标准会更加科学。
有利于推动稳定的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主要依靠法律、制度和机制的有力支撑和社会主体的自觉支持。传统稳定观认为,社会稳定主要依靠个人的权威和强制手段来获取,而现代社会的稳定观则特别强调将社会稳定建立在法律、制度、规则和机制的基础之上。现代稳定观也是一种充分体现人本精神和人性关怀的稳定观,只有最大限度地实现民愿、谋求民利、化解民怨、赢得民心、融洽民情,才能打牢社会稳定根基,实现社会稳定质量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稳定质量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
社会稳定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因而,评判社会稳定质量高低的指标也应是多个单项指标的综合,是一个指标体系。其核心内容包括:
维稳体系。维稳体系与稳定质量既正相关又负相关。一方面,完善的维稳体系有利于社会稳定及其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稳定质量越高,对外在力量的依赖性就越弱,而且也应警惕维稳体系过度强大导致的控制型稳定。因此,维稳体系应该与社会稳定的实际需要相吻合,并保持科学的度。
制度供给。制度是提升社会稳定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衡量稳定质量的核心指标。只有切实有效地加强制度建设,源源不断地为社会稳定提供制度资源,良好的社会秩序才可成为现实。尊尚制度、敬畏制度是法治的重要价值取向,提升社会稳定质量,必须把制度建设摆在首位,使之不断完善。
机制创新。社会的良性运行需要科学的运行机制做保障,机制是衡量社会稳定质量的重要指标。改革在深化,维系社会运行、提升社会稳定质量的机制也需要不断创新。应以诉求、协商、引导、参与、公平、预警、缓冲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创新机制衡量社会稳定质量。
民生建设。为公众提供满足需要的民生产品,能够为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社会稳定质量奠定坚实基础。民生建设要尽力而为,还要量力而行,规模、速度、结构都应与国家、地方的实际情况相协调。因此,以民生建设衡量社会稳定质量不能机械地依据民生建设方面投入与项目的绝对量,还应该评估其相对量。
处置能力。任何社会都存在不稳定因素,必须积极预防、主动化解。处置能力集中地表现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社会冲突的能力与水平。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比较集中,有时候还比较激烈,政府的处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社会稳定质量评价体系建构过程中,处置能力指标不可或缺。
心理调适。社会稳定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人心的稳定。积极的社会心理是社会稳定的正能量,相反,消极的社会心理则会破坏社会稳定。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心理的平衡状态往往容易被打破,调适得当,社会就稳定,否则社会可能动荡不安。所以,心理调适及其水平是衡量社会稳定质量的重要指标。
舆论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有效引领社会主体,促进社会稳定,提高社会稳定质量;错误的导向则会人为地制造矛盾,引发社会恐慌,增加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甚至直接地造成社会不稳定。因此,舆论引导水平是衡量社会稳定质量的特殊指标,需要予以特别关注。
(周小毛,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稳定质量研究”[12BZZ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