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我市新型社科智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的水平,市委讲师团、市社科联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组织我市新型社科智库人才,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形成了一批有理论深度、有指导价值的研究成果。现刊登部分优秀成果,以飨读者。
|
||||||||||||||||||||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依据“美丽中国”的理念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 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内涵 “三农”视角的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点是农村,基础是农业,落脚点是农民。因此,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关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也关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关注农业在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的多功能开发,关注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等农业问题,亦更加关注农民的幸福生活。美丽乡村建设要实现农业的价值,改变农村的面貌,提升农民的生活。 “五位一体”视角的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要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五美”,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加快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使农田和果园变成公园。加强农村生产生活污染的整治,使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使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发掘农村特色文化、保护和弘扬,用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农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促进乡村社会和谐。 实践层面的多视角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时要做到“布局美”,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中要实现“和谐美”“精神美”“身心美”,发展经济时对标“产业美”“生态美”,加强各种污染治理要达到“环境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中实现“生活美”。总之,美丽乡村建设要使“美”体现在各个领域、各个阶段。 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途径 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所以,要从农民的现实需要出发制定建设规划,最终让农民得实惠;要动员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参与规划、建设、监督、验收等各环节;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使政府、农民及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项目。廊坊市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是“五改”,即改房、改水、改路、改厕、改厨和垃圾处理。改厕,是“五改”中的重中之重。目前,改厕主要有“三格式”和“双瓮式”两种,要采用乐于为农民所接受且效果良好的方式。改水,主要包括村民生活污水的处理和雨水的泄排。生活污水能够利用管道收集的采取集中处理,难以收集的,采用在技术上适用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方式。对于雨水的泄排,在规划村庄道路建设时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排水沟。改路,一方面,要规划建设好连村路,另一方面,要做好乡村公路的养护维护。改房,主要是做好节能工作。要协调科研机构,加强对墙体保温材料的研发,加大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新样式的推广。改厨,主要是清洁能源的使用和降低污染。一要坚持量力而行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宜电则电,宜气则气。二要制定出台政府与村民都能够承受的鼓励清洁能源使用政策。垃圾处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工作。乡村垃圾处理要形成“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过程控制体系和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建立垃圾处理有车辆、有队伍、有资金的“三有”长效机制。 把握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是发挥各地方优势,补齐短板。地方优势主要表现为地方传统的、乡土的文化以及民族风情等。如大厂回族自治县的伊斯兰文化,要注重民族节日与民族饮食文化的挖掘与开发。廊坊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短板主要体现为自然资源的缺乏。特别是水资源,要开源节流,加强水污染治理,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水资源。 美要引进来,传出去 “引进来”就是要借鉴域内外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引进来”既要注重学习区域外典型的先进经验,也要注重本区域典型经验的推广。如固安彭村乡荆垡营东村,为村里高龄独居、空巢、五保、特困等弱势群体提供综合性日间照料服务,成为农村养老服务的示范,真正实现了“生活美”;大城县马庄村,注重培养农户致富示范带头人,在培养美丽乡村建设人才方面创出了新路。 “传出去”就是要把廊坊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和成效宣传推介出去。美丽乡村不仅需要建设,更需要经营。经营才能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才能使建设持久。经营则必须把建设成果推向域内外。一方面,要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宣传推介方式,包括微信、网站、宣传手册、举办特定活动、进行新闻报道等,另一方面,要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学术研究,通过学术研究,把好的经验和做法上升到理性认识,传播出去。 (廊坊市社科研究项目:Zkcg2016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