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关于如何创新建立新时期“德艺双馨”队伍的几点思考

 在笔者的观念中,“队伍”这两个字一般是一个有理想、有纪律、有专业、有目标、有高度管理机制的一个团体。我们提出来的要建设的这支队伍,指的是谁、包括谁,仅仅包括我们国家行政体制内的从事文艺工作的劳动者,还是同样包括那些文艺自由职业者。从现在真正从事文艺工作的人数来看,非国家事业单位的文艺工作者数量,怕是远远超过了有国家正式行政编制的人员数量。所以,我们这个文艺队伍是什么范围,我们是在搞一个小队伍的“德艺双馨”队伍,还是更全面的一个领域的建设。现就我的思考提几个问题和建议。

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国家对文艺工作者和单位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共同执行的管理办法和标准。星期几必须报到,星期几必须政治学习,星期几必须业务学习,参加分配给你的角色排练演出。在这样的体制和管理下,延续着我们多年积累形成的“德艺双馨”标准。随着改革开放,随着标准和管理办法的更新,这个队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国家表演艺术院团的大量文艺工作者,享受国家工资、医疗保险待遇等,却长年没有工作,这个现象很复杂,如果单方面指责他们不工作,他们的理由是,单位已经多年不派给我们工作了。而单位的理由是,市场不景气,没有更多的经费去排更多的戏。

所以,也就用不到这么多人来工作。即便有戏,为了艺术质量,为了票房,也可以外请,不用本单位的演职人员。于是大量的国家所属文艺工作者,特别是演员,纷纷自找门路,签约给社会上的经济公司,以向单位交劳务合同的方式获取更丰厚的演出报酬。这个现象,活跃了艺术人才的流动,挖掘了人才市场的潜能,增加了人员收入,丰富了艺术市场,创造了很多就业。我们再换个角度看,国家这些院团呢,那些国家所属的专业创作人员呢,很多院团靠着国家的行政拨款和演职人员的上交劳务维持日常的运转和创作。而大批享受国家工资等各项待遇的艺术工作者,变成了自由职业者。这个复杂而奇怪的逻辑关系,就是我们这支队伍的一个真实现象。

综上所述,我想说的是,我们文艺院团的管理,文艺创作体制,已经远远落后于我们时代的发展和需求。我建议,政府能够下大力气,放远眼光,务求实效的组成一支真正有水平的研究队伍,这支队伍中,应该包括文艺专家、理论家、文艺市场专家、经济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对现行的运行体制进行非常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必须创新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体制、体系和创作规律。只有先进的体制和管理,才会有良性的循环,才可能有标准的建立和提高,才可能谈得上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目前,文艺创作浮躁,文艺市场格调低下,情况复杂,是不争的事实。解决这些事,不能靠堵漏洞、老手段、老办法。解决好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改革创新体制。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件最重要的事情:

1、加强法制建设,特别是审查、演出、传播等各门类的法律法规建设。用法律的标准和手段来衡量判定作品和传播。

文艺产品,往往有着多重标准,多种审美判断,这造成了审查的困难和准入的困难。仅仅靠我们过去审片小组或请领导拍板的审查办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目前的现状。造成了大量低级趣味甚至意识形态非常不健康的作品流入了社会,严重影响和扰乱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审美观。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建立有效的法律审查制度。

2、通过体制改革和创新,使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占有应有的地位,并且使作品和他的创作者们得到应有的尊重、宣传和经济报酬。让人们不再觉得深入生活、尊重艺术规律、勤奋创作是一件过时的事情,既浪费时间又挣不到钱。通过制度的创新、舆论的建设,强力地扭转市场,风清气正下,才会有“德艺双馨”的标准。

3、通过各种手段,建立并营造良好的社会共识。没有好食客,就没有好厨子,没有好厨子,也不可能有好食客,这是一个相互辩证的关系。如何建立一个真正健康的尊重艺术规律、具有健康审美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把“德艺双馨”更加深入、更加普及的设立她的标准。让她不再单单是一个行业对于某些人的一个评奖,而应该成为全社会的一个共识,应该成为每一个文艺工作者,无论你在哪里,什么样的工作属性,都自觉而又必须去遵守的一个基本规则。只有在这样一个层面上,“德艺双馨”才具有真正的归属意义。

青年,无疑是队伍建设的后备力量和希望。但是现在,我们专业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毕业后,往往没有用武之地。原因很简单,现在能够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成名的艺术从业者,太多了。而那些专业的因为太正流、太严肃,反而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国家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个人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文艺院团失去了大量的后备力量。我认为,文艺界也同样存在着供给侧改革,同样存在着市场细分和市场结构的改革。计划和调整,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有的手段,我们应该通过对市场结构的调整,使得我们的文艺形式、结构、演出方面,得到合理的分配,使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和文艺作品,有一个宝塔式的健康的结构,各就各位,各取所需。当然这包括全社会的文艺工作者,当然,这需政府下大力气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创新一些新的体制。

文艺工作是一个社会工作,是一个与观众共同完成的工作。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在我们这个行业的小环境中去建立队伍的标准,我们应该去建设大环境。让“德艺双馨”成为全社会的一个共识,让“德艺双馨”成为每一个文艺工作者自觉的认同,自觉遵守的从业标准。

当前,我们传统的文艺队伍已经不在那些挂着国家院团牌子、有着围墙的院落中了。他们化成了经济社会中的一分子,涌入了这个时代的大潮中。这就是我们如何建立“德艺双馨”文艺队伍的新难点、新课题,也是新机遇。

李羚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常委、国家一级演员)


上一篇:在改革创新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下一篇:[光明调查] 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创新实践——吉林省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情况调查报告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