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不仅为我们在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推进党的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我们遵循新闻规律、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此,我们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主动占领舆论阵地,更有效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社会进步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要求反映好,充分发挥出新闻媒体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社会作用。
牢牢把握满足群众需求这一工作取向。天地之间,人为大。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首先是为了人类自身过得更美好。但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关切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就对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如今,由于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媒体的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商业竞争的巨大压力之下,媒体经营管理者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看重点击率、收视率、排行榜等。对点击率、收视率、排行榜的重视,看似把握住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方向,实质往往是利用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将其“消极需求”无限扩大化。其实,处于全面改革、深度变革时期的人民群众,更需要我们感知冷暖、反映心声、回应关切,特别是要传递正能量,营造良好风尚,在全社会唱响昂扬向上的人性歌、关怀歌、正气歌。
牢牢把握广大人民群众这一故事主角。人物是故事的基本元素之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我们要紧扣人物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这一故事主角,坚持为群众写作、为人民放歌,在扎根群众中讲好中国故事,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只有真正坚持人民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首先,“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我们新闻媒体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宣传思维,不再单一地将目光停留于知名或公众人物,仅就典型人物发掘新闻故事,事实上,每一位人民群众都可能成为故事主角,人民群众的生活就是历史,每一位群众的思想受时代的影响,其身上都有具备时代价值的东西,都反映着这个时代的变迁。这无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虽然每一个人的故事不同,但其传递出来的人生哲理和核心价值可能是相通的,这也兼顾了微观与宏观的新闻真实。其次,“讲老百姓真实的故事”。牢牢把握广大人民群众这一故事主角,必须做到新闻故事中的人民群众只能呈现,不能塑造,更不能合成。这就要求记者必须视新闻采访与写作为同一工作流程的两大环节,不可割裂。记者只有通过比较专业的采访技能,在获得新闻人物信任的同时保持与当事人的适当距离,才能较客观地呈现真实的新闻人物。再次,“讲老百姓具体的故事”。采访的重要性不仅停留于呈现真实,其作用甚至超过新闻故事写作本身。众多经典的新闻故事都是长时间饱和采访的杰作,那些必不可少的细节,常常是记者倾其全力采访的结果,而远非文学叙事技能所能弥补的。
牢牢把握群众喜闻乐见这一成文标准。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的原则,深入基层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走转改”活动,克服新闻媒体工作中脱离生活、不接地气、同群众贴得不紧的问题,坚持面向基层、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牢牢把握群众喜闻乐见这一成文标准,说群众想说的话,写群众欢迎的事,在了解群众、引导群众的过程中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当前,重中之重是要推进新闻叙事文体的创新发展,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使用生动鲜活的语言,让百姓看得懂、听得进、记得住。首先,鼓励文体创新。新闻评奖设立主要是消息、通讯、评论三大文体,且最长的新闻叙事文体通讯不能超过3000字;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仅限于30分钟以内的视频文本,与文字文本无关。下一步可以优化各类新闻奖的评价体系,将多元的新闻叙事文体纳入评奖范畴,真正形成鼓励新闻叙事文体发展与创新的有力导向。其次,突出特稿发展。新闻特稿作为迄今为止最擅长“讲故事”的文体,理应得到高度重视。再次,破除固化思维。特别是破除新闻与文学水火不容的固化思维,厘清新闻叙事文体中新闻性与文学性共融的基本原则。不要在“故事”和“虚构”之间画等号——真实的事情,也需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传播。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看,倒金字塔结构限制了新闻故事的接受效果,小说的多元叙事结构无疑有助于新闻故事的接受。新闻与文学融合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使复杂且深刻的新闻故事深入人心,这也是符合新闻传播基本规律的。但在同一新闻叙事文体中,新闻性与文学性要水乳交融,必须坚守以下原则:非虚构是新闻文学性的立足之本;形象性用于佐证新闻的客观真实;情感性用于完善新闻的接近性;审美性是为了延长新闻的接受实效。
《光明日报》 2016.08.31 第13版 理论·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