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引用了恩格斯这样一个论述,即“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要有理论思维,就必须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与功能。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形态呢?
正确的理论是人类经验知识的凝结,是关于人类知识内在联系和思想框架的系统。作为普遍规律的认识,理论可以集约化、普遍化,从而大大提升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可以说,习近平同志的这句话是基于中国历史经验和社会发展现实的一个重大立场宣示,是关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方向的再确认。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之所以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是因为其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是一种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不仅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而且大大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与进步进程。
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还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开放而发展着的理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总结,引导中国走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此,我们要有充分自信。譬如,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一跃推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中国是一个有13亿之众的大国,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中国的迅速发展和复兴必定大大改变世界格局。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