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在新实践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言,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他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总结和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又要经受实践的检验,进而指导实践。这些重要论述表明,我国的改革发展实践既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又对其进一步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唯物史观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原则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发展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贯彻这一原则和方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践观点,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出发,不照搬不套用,开创自己的发展道路,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的。这既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原则和方法,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根本追求。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从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入手,才能正确认识我国经济改革的本质特征,把改革的实质归结为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理解这种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动因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要求。也只有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要求出发,才能客观判断我国经济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确立正确的改革评价和检验标准,清醒认识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根本动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题和方向: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相统一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既是我国改革发展实践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题。这一主题的核心在于,如何把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统一起来。这里至少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特别是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如何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另一方面是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如何有机结合,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使政府在宏观调控和市场失灵等领域更好发挥作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统一问题,都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探索的难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否定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统一的可能,进而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紧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考虑过公有制(社会共同占有制)与市场经济统一的可能及必要,而是把公有制与计划经济机制统一起来。无论是十月革命后进行最初社会主义实践的苏联,还是二战后建立的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都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根本对立起来,在“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基本经济制度条件下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上世纪80年代后,这些国家为获取市场竞争带来的高效率又放弃了公有制。

  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最重大的成就和根本的特色,就在于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又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实现二者的结合与统一,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混合发展,特别是强调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强调传统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另一方面,坚持推进市场化改革,特别是强调要素市场化改革,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统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课题。对这一主题和课题的不懈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协调利益矛盾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是找出经济改革发展中各种利益冲突的根本原因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办法,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共识,实现经济更好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直面问题、完成任务,必须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出发,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出发。在企业治理方面,深入阐释如何实现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统一,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治理方面,既要调动企业产权体系中各方面的积极性,又要对其进行有效约束;在国家治理方面,深入阐释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是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深入阐释如何破除改革阻力、增强改革动力和共识,深入分析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的关系,企业改革、价格改革、政府改革等不同时期改革重点的转变,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均衡,适度扩大总需求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等等。最重要的是,要深入分析如何推动共享发展,在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基础上,在坚持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按贡献按效率分配的激励机制,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原则,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标:推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理论,研究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目的是使其适应生产力的要求,推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历史性挑战在于如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发展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经济增长的基本约束条件发生了深刻而系统的变化。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的跃升,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条件,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有效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大凡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都是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处理不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不仅适应不了新阶段的新变化,而且危机不断,经济发展缺乏竞争力并难以持续,社会发展缺乏公平而陷入混乱。我国为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为此,需要着力推进制度创新,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制度保障,更好地兼顾公平与效率,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予以科学回答。

  (刘 伟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上一篇: 治国理政新思想的鲜明导向
下一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导向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