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马克思主义全面而精辟的阐释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赵剑英 

  【核心提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长期不动摇,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全面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性和批判性,科学指明了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十分重要的篇幅,对马克思主义有关问题做了集中阐述,对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如何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问题作了全面而精辟的阐释,提出许多新的观点,为我们准确理解和正确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指引。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不动摇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了两个关键词,一是“根本”,二是坚定不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于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中作了系统论述,最近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集中阐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理论的角度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唯物史观)和资本主义特殊规律(剩余价值学说)的把握,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转变,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他还批判了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科学的错误认识:“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绝不能仅仅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否定它的科学性。邓小平同志说得好:“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二是从信仰的角度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信仰,是支撑党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使我们党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他还强调新形势下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他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

  三是从历史事实和实践的角度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有效性。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不断胜利,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一套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制度体系,“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出强大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四是从发展的角度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内涵的精辟概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内容丰富,涵盖很多领域,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要从整体上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界广阔、知识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这里,全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本体论)、科学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从理论逻辑上讲,马克思主义是包含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的完整理论体系,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在世界观上,它通过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开辟了以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新世界观,构建了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基本原理;在认识论上,正如习近平所说:“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在方法论上,唯物辩证法是分析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做了简要概括:“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系统性思维,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既看存在问题又看其发展趋势,既看局部又看全局,提出的观点、作出的结论要客观准确、经得起检验,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在价值观上,马克思主义指明了通过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而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正确途径。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下定决心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马克思主义的庞大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围绕着如何使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摆脱剥削、压迫和异化而展开研究并建构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是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且内在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对这三个基本内容,习近平总书记都给予高度重视,并分别作了重要论述。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第二十次集体学习,分别学习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他简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以及实践的观点、群众史观、唯物辩证法等;他指出,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和看家本领,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关于政治经济学,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说法是武断的。远的不说,就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说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现形式、存在特点有所不同。”2016年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再次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总结和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又要经受实践的检验,进而指导实践。要加强研究和探索,加强对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建设。”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他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从6个时间段梳理和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发展过程,特别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实践,并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的结论,并指出,要续写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批判性和理想性、科学性和价值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有着严密逻辑的思想体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要从整体上把握其“真精神”,深刻理解其崇高境界、科学内涵、精神实质,要坚持其内容体系的整体性、逻辑的整体性和历史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是理论界学术界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做了肯定回答,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

  通过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并由此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人类未来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最根本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哲学命题。1894年,恩格斯在回复朱泽培·卡内帕的信中,用最简洁的话概括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精神问题:“除了《共产党宣言》中的下面这句话,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共产主义描述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是以人为目的的发展,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把人从对物的依赖和对人的依赖中解放出来,消除人的异化。实现人的解放,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另一方面要实现公平正义,维护好个人权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公平正义问题没有解决好。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需要一方面在“蛋糕”做大后把“蛋糕”分好,另一方面要保护好人民的权利,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处理好公共权力和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一文中指出:“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再一次阐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非常深刻和有针对性的。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特征,我们要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概念,并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进程中体现这一特征。

  把握和体现这一特征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概念是基于历史事实和历史规律的批判,是基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内在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矛盾而进行理论批判的。当前,中国共产党也是在探索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展开批判的。二是,坚持实践批判和理论批判的统一。实践批判高于理论批判,理论批判通过实践批判来实现,以实践批判为基础并指导实践批判。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三是,批判是“扬弃”,不是绝对的否定。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1872年第二版跋中,对《资本论》所运用的辩证方法做了经典阐述:“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四是,批判是思想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批判是探求真理的前提,也是创新的前提,倘若缺少批判的精神品质,马克思、恩格斯就不可能创立马克思主义;同样,倘若没有批判精神,毛泽东同志就不可能确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倘若没有批判精神,邓小平同志就不可能打开改革开放的局面;同样,倘若没有批判精神,我们的改革就会停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要有质疑精神,敢于提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问题导向”就是批判精神、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就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将坚持和发展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就是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建构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他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命题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必然,标志着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高度理论自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独特的发展经验,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难题,这些构成创新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这些构成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践基础,梳理和概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建构出不同于西方模式和西方价值观的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长期不动摇,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全面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性和批判性,科学指明了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述,全面而精辟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正确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正本清源、把握导向的重要指导意义。

上一篇: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 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下一篇: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