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就其基本内涵而言,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即相信自己的力量而一往无前,不为任何困难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促成目标达成、理想实现、梦想成真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将“三个自信”拓展为“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也为我们继续前进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所进行的界定。随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彰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文化自信的战略意义和历史价值日益凸显。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里对文化自信地位、特性的阐释,为提出“四个自信”奠定了基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且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自信特点和重要性的确认,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自信与“不忘初心”的表达,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担当和坚定意志。
“四个自信”的提出有其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四个自信”来源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来源于对中国文化的历史传统、现实状况、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独创,没有照搬他国的模式和经验,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之路,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蕴含标识性概念和独特的价值取向、话语体系,也有深厚的理论渊源、文化内涵,经受了实践检验,是引领中国发展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自主建构起来的,富有效率,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成事,并且具有自我调适、自我更新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奠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上,包含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创造,又适应世界文化发展潮流与趋势,富有生机与活力。
“四个自信”有利于凝聚各方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中国走向发展和繁荣,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充满自信。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增量矛盾与存量矛盾交织,利益分化加剧,对于改革方案的设计与改革道路的选择,可谓众声喧哗。主张走“老路”者有之,对改革的现实和历史否定多、肯定少,将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归因于改革本身;主张走“邪路”者有之,力图通过移植西方道路、理论与制度进行全盘西化;主张走“古路”者有之,要求“用儒学取代马列主义”,发出“儒化社会主义”“儒化共产党”的杂音。“四个自信”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改革的决心、深化改革的路径和化解矛盾的智慧,有利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深化改革、继续前行。同时,“四个自信”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塑造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国形象,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尊重,进而凝聚海外华侨华人的力量,创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再者,近代以来,随着反侵略战争的屡次失败,部分国人滋生了一种弱国心态和崇洋心理。这种弱国心态是民族失败主义情绪的表达,也是对民族自信的消解。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国人的自信并未随着国力的增强而提升,甚至依然盲目崇拜西方的理论、制度与文化。“四个自信”的提出,有利于矫正国人的弱国心态、崇洋心理,激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能量。
坚定“四个自信”的路径选择。自信的形成有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发展,通过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是坚定“四个自信”的现实基础。在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各自内涵、本质、优势的基础上,增强对其的认同,是坚定“四个自信”的认知和情感基础。引导国人开眼看世界,了解他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评价,克服崇洋心理、弱国心态,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心理基石。引导国人理性看待中国和西方、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差异,在比较中认清中国的优势和特色,是坚定“四个自信”的方法论基础。
“四个自信”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不忘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初心”,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前进的精神动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研究”(14AZD011)阶段性成果)
(陈金龙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