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郑会霞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城市与乡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空间地域载体,各自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和使命。城乡关系的理想状态是城市和农村地位平等、互为依存、功能互补、互促互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列为重大改革任务之一,明确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强调“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这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

1.以空间融合塑造共同富裕格局

  推进城乡空间融合旨在打破城乡分割,弥合城乡空间资源不对等和消除空间资源交换阻碍,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性与协调性,为共同富裕创造更加公平、公正、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对此,可在以下几方面重点推进:

  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科学规划是实现城乡空间融合的前提,应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明确城乡发展的定位、目标和融合路径。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防灾减灾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城乡融合发展规划,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城乡规划的衔接和协调,确保各项规划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空间上相互协调,形成城乡空间融合的良好格局。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基础设施是实现城乡空间融合的硬件基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加强农村的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提升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促进物联网快速发展,提高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打造覆盖城乡、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基础设施共管共护共享机制,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

  大力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尊重县城发展规律,因地制宜补齐县城短板弱项,强化中心镇、集镇和特色小镇建设。发挥城镇在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和综合承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吸引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县城。积极引导农业产业与城市市场有效对接,按照市场需求的变化组织安排生产,引入先进生产要素和管理方式,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靠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2.以产业融合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城乡产业融合要求立足城乡各自优势,推动城乡产业互补互促,这是谋求城乡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在实践中,可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科技创新、加强政策引导等方面进行探索。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乡产业互补。城市应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科技、高端制造等,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在城市周边地区,可以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与城市产业形成互补。农村则应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积极推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要素聚集整合,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鼓励城市企业向农村转移,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产业互补,形成城乡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城乡产业竞争力。加大对城乡产业融合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城乡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平台,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运用电商模式,提高进入市场的能力和效率,让农民更多分享农产品的增值收益。加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城乡之间的转移和转化,提升城乡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在政策设计上,应注重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加强城乡交通、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城乡分割壁垒,推动城乡实现无缝对接。鼓励和支持农村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村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加大对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城乡企业提供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还应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创新政策手段,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3.以要素融合激发共同富裕动能

  城乡要素融合的关键在于打破城乡分割格局,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最优配置。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城市资本、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结合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提升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人才是城乡发展的核心要素,要打破城乡人才流动壁垒,促进人才双向流动与合理配置。一方面,鼓励城市优秀人才下乡服务,为农村提供教育、医疗、科技等方面的支持,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农村人才培养与引进,通过提供培训、创业扶持等举措,吸引更多农村青年返乡创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资金是城乡经济发展的血液,要建立健全城乡资金流动机制,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发展。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贷款贴息,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鼓励农村利用自身优势资源,通过股份合作、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资金的有效积累与增值。

  技术信息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与纽带,建立城乡技术信息共享平台,能够实现技术信息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加强技术信息的交流和传播,推动城市先进技术向农村转移和扩散。应着力加强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弥合城乡间存在的信息鸿沟,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

4.以生态融合厚植共同富裕底色

  城市拥有较为完善的环保设施和技术手段,乡村则拥有广阔的生态空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城乡生态融合的核心在于推动城乡生态共建共享,促进生态资源、环境政策、绿色发展理念在城乡之间的深度交融。通过科学的规划布局,将城市的环保技术、管理经验引入乡村,同时利用乡村的自然优势,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不仅能够提升乡村的生态环境质量,还能带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城乡发展的前提和约束条件。在城乡建设中,要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规划产业布局,避免过度开发和污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对绿地、湿地、公园等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与扩建,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生态农业技术,保护农村生物多样性,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普及生态环保知识,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逐渐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城乡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环境信息的实时共享与公开,增强环境治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让城乡居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加强生态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是推动城乡生态融合不可或缺的一环,应出台更多支持城乡生态融合的政策措施,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保护作出贡献的地区和个人给予奖励;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为生态环保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加强环境立法,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5.以制度融合形成共同富裕合力

  城乡制度融合是新时代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形成共同富裕合力的关键举措,旨在构建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续的城乡发展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激发城乡经济活力。

  户籍制度改革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是推进城乡人口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之举。因此,要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民在城镇落户定居,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为农民提供更多财产性收入渠道,激发农村内部发展活力。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此外,还要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探索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加大对乡村振兴的财政支持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创新财政金融政策,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

  以人为本,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升乡村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农民健康权益。推动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推动城镇社区治理与服务向农村延伸,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作者:郑会霞,系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

上一篇: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下一篇:不断推出更多文化优质产品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