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生 史常秀
■改革越深入,各领域各方面改革的关联性、耦合性、互动性就越强,越需要从全局出发,加强对改革的整体谋划、系统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
■在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发展变化基础上,把准改革脉搏,找准关键环节,明确中心任务,突出改革重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体现了我们党对改革规律的深刻把握。只有抓好落实,让每一项举措落地生根,才能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和运用正确方法,才能推动改革行稳致远,确保实现改革目标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这“三个更加注重”内在关联、有机统一,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对改革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而且构成科学完整的方法论体系,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导。
注重系统集成,全面聚集改革合力
坚持系统观念,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宝贵经验,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一条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整体效能,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改革越深入,各领域各方面改革的关联性、耦合性、互动性就越强,越需要从全局出发,加强对改革的整体谋划、系统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充分激发改革整体效应。
加强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也要回答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涉及体制机制、制度规范、法治保障等各方面各环节,必须从全局出发,紧紧围绕总目标,深入研究各领域各环节改革的关联性、耦合性、互动性,加强改革举措的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整体布局,明确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推动改革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行。
激发要素活力。要素是改革的基石,也是系统集成的基础。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要素作用发挥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明确界定和科学把握各要素在改革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构成和分布,又要具体分析不同要素在不同时空层次上的特殊作用,考量各要素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时序演化。通过系统运筹和设计,强化要素统筹,优化要素配置,聚集要素势能,充分激发调动全要素改革活力,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基础。
协同联动推进。改革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内部各领域各环节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把各领域各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推动着改革不断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充分把握和运用这种关联性,更加注重协同联动,推动各领域改革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加强各项改革举措前后衔接、左右联动、上下贯通,确保改革顺利推进。要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沟通协调,确保中央的改革决策部署能够在地方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形成改革联动效应。
增强整体效能。改革是一个整体系统,在这个整体中,诸要素通过有机联系的结构,产生着大于诸要素功能简单相加的整体效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改革布局的系统集成,确保各项改革举措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在迭代升级中形成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增强整体效能。要统筹安排、优化整合,加强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的衔接配套和综合平衡,协同高效推进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改革。要通盘部署、统筹谋划,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
注重突出重点,精准把握改革脉搏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客观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其中处于决定地位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和影响着事物的性质与发展方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在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发展变化基础上,把准改革脉搏,找准关键环节,明确中心任务,突出改革重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紧扣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推进改革。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要在全面上下功夫,使改革举措全方位覆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更要把重点放在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上,从而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会决定“应该是一个能够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起到全局性、引领性作用的文件,必须更加突出重点,把重心放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战略性的重大改革举措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紧扣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瞄准的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最需要、人民群众最期盼、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最紧迫的全局性问题,针对的是改革发展中最需要解决的战略性问题。
围绕加强制度建设主线深化改革。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面对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只有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一方面,要着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固根基、扬优势,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健全各方面体制机制,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治理体系,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任务是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经济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只有牢牢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在经济体制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才能带动其他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形成各领域改革互促并进的良好局面。
注重改革实效,推动改革落地生根
改革要重视谋划,更要抓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改革落实能力和水平,确保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见到实效。”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体现了我们党对改革规律的深刻把握。只有抓好落实,让每一项举措落地生根,才能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
坚守改革的人民立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制定改革方案,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推进改革实施,要注重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评价改革成效,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重要标准。
锚定问题抓改革落实。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定会触碰更多深层次矛盾,需要破解更多棘手的体制机制难题。改革越深入,越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让每一项改革举措都取得预期效果。要强化问题意识,聚焦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调研、科学分析、及时解决。要强化创新思维,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攻坚克难,不断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做到察实情、出实招、见实效,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
追求改革的最大效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还要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要求我们必须具有战略眼光,树立大局观念,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真抓实干、久久为功,追求改革的长远利益和最大效能。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改革落实机制,建立健全改革考评机制,坚持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落实。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单位: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