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还在不同场合论述思政课建设,阐述了思政课的重大意义、科学本质、关键所在、基本要求和工作方法等,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思政课建设的系统理论。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要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论述的逻辑体系、精髓要义和基本要求,将其作为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
深刻认识思政课重大意义,牢牢夯实使命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正是思政课的关键性作用,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时刻牢记肩上的责任使命,认识到思政课在教育工作和学生成长中的重大意义,将思政课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增强上好思政课的底气和信心,增强上好思政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更好地肩负起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职责使命。
准确把握思政课科学本质,做到讲深讲透讲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观点的生动彰显,是党的“说服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发展,也是对思政课功能的科学判定。在思政课中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道”、青年学生“为人处世之道”。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深”,对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论训练、丰富的知识供给以及深厚的人文积淀,把思政课打造成学生储备知识的“充电桩”和“加油站”。思政课要把道理“讲透”,要做到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抓住事物的根本,阐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讲清楚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用彻底的理论征服人,用真理的力量感染人。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活”,善用鲜活素材、创新方式、让“讲道理”充满逻辑之美、内容之美、形式之美,让“讲道理”变得有感有知、有血有肉、有滋有味。
不断探索思政课教学方法,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不断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进一步提出“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阐明了思政课的目标定位、路径手段和方式方法,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中央和省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指导性意见和具体的实施方案,思政课要不断探索新方法,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同时,也要特别注意,思政课改革创新是系统工程,要打好组合拳,整体性把握思政课改革创新,系统推进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整合教学资源,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只有这样思政课改革创新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继续拓展思政课资源载体,有效增加内容供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通过“大思政课”建设,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融通互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各个学校也应该结合地域文化、学校特色,深入挖掘河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以燕赵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以“西柏坡精神”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同时还要注重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指导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以及脱贫攻坚等各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融入思政课,让思政课展现浓浓的河北情、燕赵味。
持续抓好思政课教师队伍,着力培育“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并对思政课教师提出“六个要”的基本要求。推动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关键靠教师,关键在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要夯实思想理论根基,每一名思政课教师都要成为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坚定、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行端正的示范者。要多措并举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能力素养提升,运用“理论大讲堂”“集体备课中心”等平台,搭建教师学习交流的载体,不断夯实理论基础,拓展思维视野。此外,还要通过教学比赛、理论宣讲、交流研讨以及科学研究等方式,全方位提升思政课教师能力水平,培育一批政治素养强、教学水平高、社会影响突出的大家名师。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整体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研究”(HB21JY026)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杨海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