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加快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编者按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载光阴,春华秋实。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京津冀三地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携手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区域发展的新路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取得了累累硕果,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三地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壮美画卷在京畿大地徐徐铺展。

  3月2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的支持下,北京市委党校联合天津市委党校、河北省委党校共同举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高端论坛”,总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的工作情况、发展成就和经验体会,研究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路举措,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贡献智慧力量。论坛由主论坛和4个平行论坛组成,24位国内知名专家作了主旨报告。本版摘编论坛上的部分发言。

  论坛主题

感悟思想伟力 牢记历史使命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回顾和展望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京津冀地区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链完备,具有创新发展的良好基础。未来十年,人工智能、5G和工业互联网三大技术将支持全球经济增长,也将成为京津冀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有必要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的优化布局,着眼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驱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注重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以及国家安全对未来产业的需求,着力打造创新产品,充分发挥京津冀地区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协作方面的优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杜宝东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总体定位,聚焦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共同富裕的主线,从能级再提升、空间再提质、领域再突破、机制再创新四个方向持续推进工作。一是要坚持“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总目标,重塑“圈层——廊道”“节点——网络”空间布局和功能组织模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优化区域经济廊道和城市体系格局,推动环渤海经济区优化整合,既而带动北方腹地发展。二是要以人为核心,坚持“高品质、强韧性”导向,推进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三是要以系统化、破瓶颈为重点,聚焦堵点问题,推动生态、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协同发展向纵深拓展。四是要以一体化、示范性为目标,加快在“规划——建设——治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关键领域、重点地区、重要平台协同治理政策机制创新和示范方面形成新突破。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刘秉镰认为,京津冀十年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要以创新思维善作善成,夯实世界级城市群的物质基础,提高速度、提高质量、建设市场、聚集要素、挖掘现在的红利。要聚焦提升要素聚集能力、产业协同程度、市场化水平推动超越发展;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服务型政府;要解放思想,推动经济建设。优化世界级城市群空间新格局,推动由京津双城记到区域一体化发展。发挥京津同城化的优势条件,研究京津都市连绵带建设。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杨开忠认为, 国际大都市圈规律是谋划、部署、推动国际大都市圈建设的客观基础。在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建设需要顺应四项规律:一是顺应基于日常性联系的基本规律,结合通勤研究划分首都圈层级,建立健全以多层次轨道交通为关键支撑的综合通勤体系,完善法治化协同治理机制。二是顺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结合中枢规律,坚持全球化和本土化相结合,着力布局全球金融商业服务综合体、先进制造业集群、宜居韧性绿色智慧的新质城市、国际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平台高地和国际一流的消费场景。三是顺应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规律,全面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着力建设全球运筹管理中心、金融商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发展中心、消费中心地域共同体。四是顺应新质生产力中心规律,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树立支撑引领中国和世界生产力范式变革的战略定位,打造中国和全球绿色智能综合的技术经济标杆。

  平行论坛一

一核辐射 两翼齐飞

——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

  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认为,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是北京立都以来城市格局由“单中心”向“一主一副”空间格局的一次历史性转变。城市副中心总体设计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营城理念和国际先进经验,体现了世界眼光、中国特色,树立了中国现代化城市规划的新时代标杆。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具有五个方面宝贵经验:一是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思想、新理念作为推动规划落地的根本指引;二是坚持高水平规划引领,自觉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三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四是推进城市治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是顶层设计、高位统筹、市区协同是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证。

  河北经贸大学原副校长、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武义青认为,建设雄安新区的目的在于通过集中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路径,优化调整京津冀的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区域创新发展的新引擎。设立雄安新区具有四个方面突出意义: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承载千年大计的历史意义;直面问题、弥补短板、实现区域平衡发展的现实意义;与时俱进、高点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义;积极探索、先行先试,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示范意义。雄安新区建设所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集中体现在:规划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城市框架基本拉开、雏形显现;白洋淀治理成效持续巩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增加;中央单位所属非首都功能集中承接。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石晓冬认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是首都功能的重要支撑区域,是京津冀城市群迈上新台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核心空间载体,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群的必由阶段。在未来的发展中,应通过科学规划引领首都区域发展:在组织机制层面,搭建“三地共谋、多规合一、问题导向”的组织架构,编制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在技术思路层面,要体现首都功能、响应时代诉求、聚焦实施规划、发挥空间效能,通过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三圈嵌套”的空间组织架构,形成更为紧密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

  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校刊编辑部副主任、研究员马相东认为,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三年多来,成功实现了从协作到融合的阶段性跃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了样板。踏上新征程,推动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需要根据中国式现代化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发挥好三地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建立和完善自贸试验区内制度创新容错机制,实施更大力度先行先试,进一步发挥制度创新“头雁效应”;打破地区分割和隐形壁垒,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协同,形成要素高效流动集聚;充分发挥改革试验和开放平台作用,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张杰认为,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在坚持贯彻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借鉴包容现代西方生产力理论的有益成分,完整考虑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所提出的创新理论。这一理论强调科技创新在国家生产创造活动中的突出地位、科技创新与产业链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发展之中的核心地位。借鉴该理论,北京应率先优化新质生产力的空间布局,调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关系,聚焦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激发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在京津冀地区谋划全要素生产率争取同比增长的新发展模式。

  平行论坛二

创新协同 产业协作

——打造国家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伍建民认为,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不断迈上新台阶,可考虑采取如下路径:一是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包括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科技园区平台、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社会组织平台、政策协同平台等;二是推进联合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完善优质项目早期发现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应用;三是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利用,深化京津冀科技创新券合作机制,搭建京津冀科技资源创新服务平台;四是共建特色产业基地,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五是深化产业链对接协作,联合编制产业链图谱,“一链一策”制定产业链延伸布局和协同配套政策。特别要促进数字经济协同发展,联合编制和实施数字经济图谱,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要素价值化和数字治理,对数字经济发展进行监测评价;六是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统计监测分析,鼓励、支持智库机构发布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跟踪评价协同创新的行动、潜力和成效,为协同创新政策提供决策支撑。

  京津冀企业家联盟秘书长、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会长戴键认为,京津冀企业融通合作对推动区域产业协作起到重要作用,京津冀地区的企业通过加强合作、共享资源、互利共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当前,京津冀企业融通发展仍面临企业间沟通不畅、三地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等一系列挑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阶段,应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区域产业合作向更深层次拓展:一是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平台,推动三地企业互联互通;二是优化产业协作生态,营造良好合作氛围;三是推动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提升京津冀产业国际竞争力。

  北京大学工学院研究员、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认为,当前世界创新的竞争已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我国将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创新总战略的核心和总抓手,既是顺应创新趋势的主动作为,也是回应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旨在为科技自立自强形成系统和长远支撑。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正加快打造技术研发、产业培育、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全球化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一是构建全球化创新链,加速颠覆性创新;二是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三是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耦合,打造创新共同体;四是加速三链融合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授叶堂林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产业协作领域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三地产业协作积极推进,产业分工日益明晰;二是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产业链群迸发强劲动力;三是协同创新驱动持续发力,创新网络逐渐形成。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关注创新链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支撑作用,优化津冀承接环境,增强区域整体活力和竞争力,探索建立京津冀重点产业链的“链长+链主+链创”,发挥企业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中的主体作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就近转化”。

  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领导干部考试测评中心)主任、教授冷宣荣认为,当前,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总量与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群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更为紧密、产业协同层次显著提升。在未来发展中,要进一步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培育一批集聚能力较强的重要支点和节点城市;要推动产业合作的重点从一般的产业转移转向构建世界级“产业链集群”;要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全国前列;要从技术创新、成本效益、创新产业生态三个维度研究京津冀产业链优化与价值链提升;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培育更多专精特新、独角兽等科技型企业,不断扩大创新企业矩阵;要构建人力资源友好型社会,吸引更多企业和优秀人才向京津冀聚集。

  平行论坛三

重点突破 共建共享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谷树忠认为,京津冀是命运共同体,也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协同发展的先行区,打造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他提出,要准确把握生态绿色发展的内涵与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比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梳理出生态环境本底条件、传统产业占比、市场发育等亟须补强的短板;要逐步实现思想、规划、标准、监测、信用、执法的“六个统一”,协同保护治理区域流域生态环境;要由点及面推进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重点打造区域生态环保产业联盟、基地。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教授李红昌认为,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经济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京津冀经济圈建设中各地产业分工协同的流通纽带。未来,应从五个方面重点着力深化交通一体化建设:一是建设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二是打造世界级的综合交通枢纽;三是构建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四是打造数智赋能的现代交通体系;五是建立更高层次的协同合作机制。此外,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对外辐射能力和竞争力,要从改变北京单点放射的交通格局、疏解过境交通,把点的问题放到面里解决,在国际机场、港口的集疏运体系和对外影响力,京津冀与其他城市群联通等方面重点施策。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乔晓春运用大量详实的数据分析了京津冀地域、经济和人口基本情况,重点对三地老年人口和养老服务需求的差异做了具体的比较和阐述,为推动京津冀养老服务同质同标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他认为,未来三地的养老服务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养老服务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二是机构集中养老的推动和持续发展;三是居家社区养老的相关配套设施与服务的建设和完善;四是三地养老支持政策的协调统筹,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教授丛屹认为,从演进路径看,京津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整体呈现出“三二一”的结构模式,已经基本实现了产业结构转换提升;从相关性看,京津冀的产业与就业结构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就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从协调性看,京津冀各地区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在京津冀地区的未来发展中,要利用政府和市场力量,建立产业协同发展与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体制机制;要加强区域间合作,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实现共赢;要注重劳动者技能培训,提高人力资本水平,重点加强河北省第一产业劳动者的多样化技能和职业教育培训。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研究员贺亚兰认为,文旅融合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年来取得显著成效,群众获得感很强。下一步,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工作:一是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坚持文化惠民,聚力文化富民;二是进一步充分发挥北京全国文化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政治引领,深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打造京津冀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三是不断优化文旅服务业态,联合打造京津冀数字文旅平台和互为资源协同发展的文体旅融合发展共同体;四是构建互联互通传播矩阵,创新文旅传播形式,拓展互联网和海外社交平台渠道,立体展现文旅融合协同发展的京津冀;五是健全协同发展保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和人才培养,推动京津冀政产学研全方位合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平行论坛四

接续奋进 勇开新局

——携手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新图景

  清华大学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尹稚认为,首都都市圈的平原新城发展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包括践行大国首都的特殊定位和要求、治理主体的复杂性及其影响、处理好增量与减量的关系、融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等。高质量推进北京平原新城发展,一要立足高位统筹,强化工作推进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机制;二要明晰战略职能,完善平原新城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三要加强区域协同,推进平原新城与中心城区、环首都外围地区内外协同发展;四要紧扣问题,完善针对性配套政策体系和建设标准;五要聚焦重点突破,健全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统筹推进模式。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李国平认为,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从六个方面把握新要求、展现新作为。一是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进“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二是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高质量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一核两翼”空间新格局;三是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形成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四是加快构建“一心、三核、三带、多园区”的区域科技创新格局,科学布局京津雄创新“金三角”;五是完善生态协同治理机制,加大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力度;六是积极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切实履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张耀军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在创新、协同、绿色、共享等方面成效显著。展望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要进一步挖掘潜力、增强后劲:一是健全权责利对等“新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跨区域、跨部门合作机制。二是优化人口布局“新空间”,继续着力打造京津冀地区“一核两翼”的空间格局。三是打造新质生产力“新引擎”,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主要载体,培育引领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移和转化。四是发挥数据要素“新动能”,培育壮大数字产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数据要素跨地区、跨部门自由流动,发挥数据要素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作用。

  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主任、教授刁琳琳表示,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一步融入了现代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网络的范围概念与时代背景,要求具备协同运作的国际网络化平台、高度集聚的全球功能性机构、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全球引领示范等核心特质,形成融入双循环格局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区域协调发展有机衔接具有逻辑必然,二者可通过三条路径加以融合:一是以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重塑为主线,畅通内部循环。二是以构建区域统一大市场为战略基点,激发内需潜力,推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的区域城镇体系。三是以扩大开放促深化改革,推动全面开放导向下的区域协同开放。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上海分院院长孙娟介绍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历程、举措和经验,认为长三角一体化根植于长江所孕育的深厚历史文化土壤,起步于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建设需求,又再度深化于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的目标愿景。长三角一体化通过内部各城市之间紧密的一体化协作,有效对冲了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干扰,拓展了长三角的战略纵深,增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在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都市圈已经成为促进城市间分工协作、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载体,长三角一体化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提供了典型经验,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走深走实也有较强的启发价值。

  本版文字由北京市委党校提供


上一篇:在文化交汇融合中壮大主流价值
下一篇:人民论坛|中国发展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