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这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基层和群众、挖掘和弘扬文学品牌符号、振兴地方文学创作指明了方向。
廊坊位于京畿之地,又紧邻雄安新区,为冀中平原腹地,地势低洼,“水”文化特征鲜明,它承载了海河诸多支流,史上更是洼淀密布。这些,与现代著名作家孙犁主导的荷花淀派创作源泉相合。孙犁先生的作品入选冀教版六年级语文课本以及各地各级各类教材,不少作家从小就受到其创作影响,尤其在廊坊,以其唯美特质风格创作的队伍更是代代涌现,积累了丰富经验,创作了很多精品。
时代变迁,在继承中发扬传统创作手法的任务也变得艰巨:如何将孙犁创作风格化为时代的文学要义,即有继承,又要应和当今脚步?寻美之中如何与文学的矛盾要素对冲?除了抗日题材,文化底蕴怎样与孙犁先生的想象手段吻合?等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些都成了廊坊一些作家必须面对的课题。
这些年,依托《廊坊日报》的“廊桥”副刊及文化版面,立足冀中平原文化,致力于传承孙犁先生主导的荷花淀派文学,廊坊作家队伍进行了不懈实践与探求,也收获了丰硕成果。
“筑台”:站位京津冀,锚定两条文化带
地域文化有其根脉,对于“淀文化”特质属性,廊坊主流媒体、作家队伍以及广大文学爱好者、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传承之责。
孙犁是衡水市安平县人,而他的文学立足于冀中水乡,洼淀、芦苇、荷塘成为基本元素,最重要的是世代生活于此的人的秉性。他主导的荷花淀派,其内质就属于冀中平原,有着鲜明的地域性。虽然其后的流派代表人物如从维熙、刘绍棠等,一直在学习孙犁的写作风格,但内在要素还是受到冀中土地的滋养。就创作传承来说,廊坊从区位上占尽优势,这是地域文化之基,也是创作指向。
如何赋予荷花淀派时代性,既保持原汁原味,又在素材上不受拘泥,符合当下的写作和阅读习惯?这是个难题,也是必解课题。
弘扬孙犁先生的风格。他是立足现实的,抗日题材尤其使其作品摇曳生姿。我们今天的传承就不能流于表象。经过多次论证、征询建议,我们认为必须从深挖文化内涵入手,善搭台、巧搭台,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加以运用。
在各方面的关怀与支持下,以《廊坊日报》的副刊为依托,我们先后筹划了“太保庄洼淀文化论坛”“霸州边关文化论坛”“武清区通武廊文化论坛”“第什里风筝小镇京畿文化论坛”等多个活动,聚集了京津冀一批文化学者。其成果以论文集、手册、宣传册等形式展现。既推进了历史文化挖掘,促进了地方文旅融合,又繁荣了文学创作。
廊坊的霸州、文安、大城三个县(市)与雄安相连,土同脉文同根。廊坊属于新兴城市,在明清朝代属于北京顺天府,中华民国时期属于河北省天津地区,上世纪六十年代,天津恢复为直辖市后,逐步与之分开。经过仔细梳理、寻找共同点,我们确定了“借鸡生蛋”的策略。历史上,“水”成为文化符号,燕南长城堤、宋辽界河见证了中国人文版图的变迁。海河诸多支流如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等都从这里流过。
在多年的创作中,廊坊的文学地理构建出两个文化带:一是冀中平原东西文化带,以白洋淀和东淀及大清河为标志;二是北运河文化带,通连了北京的通州、河北的廊坊、天津的武清,区域叫作“通武廊文化带”。大运河内涵丰富,遗存众多,当地民俗也颇具特色。一批作家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了影响深远的佳作,如徐光耀的《小兵张嘎》、孙犁的荷花淀系列、梁斌的《红旗谱》等。
我们的结论是,文学符号性不强在于文化挖掘不够深入,一些文字常拘泥于资料。所谓难点,克服了就是亮点。为此,我们在二者的结合上开动脑筋,既找到创作兴奋点,又体现文化深度。愈是地域的,愈是富有民族性的,也愈是走向永恒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生活给创作带来独特的文化色彩,也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
构建京津冀“文化圈”是地方文学创作组织、媒体平台、教育机构应做的事。报纸作为一个平台,与作家群体紧密联系,并通过大中小学组织引导,吸收一批具有文学成长性的青少年作者参与,让“荷花淀派”这一文化符号在廊坊显现出强劲优势。
“连线”:打造大白洋淀文化圈
冀中平原的白洋淀广为人知,历史上被称为西淀,与廊坊域内的东淀构成特有的淀洼文化。起初,我们围绕“对外开放”主题,着重挖掘宋辽时期的边关文化,尤其是当时“开放口岸”榷场,是古代边境贸易的精彩一笔。我们通过广泛组织,推出多篇文章。随着2017年雄安新区的设立,我们又及时西联东跨,推动廊坊文化与雄安文化对接,把廊坊文化符号叫得更响。
廊坊域内,霸州市太保庄淀神庙是全国唯一祭拜淀神的场所,由乾隆皇帝题写碑文。
据考证,“淀”的名字始见于左思 《魏都赋》云: “掘鲤之淀,盖节之渊”,掘鲤之淀就是冀中的淀洼。《淀神庙碑记》称:“京城南面的土地,广袤而低平,多为湿地,众多河流在这里汇聚,灌注冲激,慢慢形成渊薮。而应时输送这些河流(不致暴溢成灾)的,就是这些淀。”
我们多次组织召开“冀中文化”研讨会,吸引了北京、天津、河北的一批文化学者参加,进而梳理出冀中文化特色脉络。这里处于冀中平原,有鲜明的特色文化积淀。历史上,这里正好处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汇地,这样的文明交汇必然碰撞出独有的文化火花。这里地势低洼,属于海河流域,既有东淀、白洋淀、文安洼等大片湿地,又有大清河、拒马河、白沟河、中亭河、赵王新河等诸多河流,素有“九河下梢”之称。与此同时,这里还有两次中国史上的“边界”经历,一是燕赵交界,一是宋辽边关。这样的历史延伸必然积淀下独特的文化品质。而独特的自然环境积淀了一脉相承的特色人文,也呼唤具有地域魅力的文学艺术。
就写作说,这里创作题材丰富,曾经涌现出孙犁、徐光耀、梁斌等一批有影响、展现了冀中风貌的作家。
为此,我们以古镇胜芳为依托,打造了一个与白洋淀共融的文化带。在报纸副刊推出《胜芳串胡同》《胜芳张家大院》《胜芳镇的冬天》《1948年的船料》。这些作品有的被转载,有的被列入各种试卷。我们的愿望是,从文化角度将廊坊、雄安、白洋淀连接起来,形成大文化圈。
故此,我们还在报纸开出“新荷花淀写作”栏目,多多推举有水域文化色彩的文章,力求文字清丽、饱含畅想,以廊坊作家为主,后来扩展到沧州、保定、雄安的作家。这种文字风格,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日积月累,此群体形成了以地域文化为依托,以清新、诗意为表现特征,以平原水乡为展现内容的共性追求,引起了界内关注。
文学的魅力在于创新。在广袤的冀中大地,在新时代下,作为一名作家,必须敏感地捕捉多彩多姿的时空变化,研究学习传统的文风,展现沿袭与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孙犁等老一辈艺术家的期望,使廊坊文学绽放出“当下”的异彩。
“搭桥”,培养梯队型创作群体
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基于此,我们大力推进文学创作年轻化策略,多次走进廊坊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发现、培养新人,引导广大青少年作者积累笔墨功夫,练就一双有独到发现能力的眼睛。
与此同时,我们注重对既有队伍的引导提升。2014年3月,由廊坊日报社文艺副刊部发起,与河北省作家协会创联部及廊坊师范学院共同举办“新荷花淀写作”研讨会,韩小蕙、李晓虹、尧山璧等名家参加。随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北日报》等刊发消息。这次活动,检验了廊坊作家坚守的“荷花淀派”写作阶段性成果,并激励他们寻求更高的艺术水准。
之后,便形成开枝散叶之势。《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第一单元推出“新荷花淀写作专题研究”专栏,集中刊发了刘绍本、李晓虹、梁剑章、尧山璧、许振东等专家、教授的文章。2016年,“新荷花淀写作”经申报,被列为河北省社科基金研究项目。2019年,15万字结题专著《河北省“新荷花淀写作”论稿》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随后,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设立“荷花淀派”研习基地,聚集了一批教授及本地知名作家,2018年,推出两册72万字《荷花淀派名家名作精读》(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段时间,当地许多作家出版了具有地方属性、富有诗意的文学专著。
文化团体、党报副刊、作家群体、广大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既肩负建设区域文化高地、打造文化品牌之责,又有培根铸魂、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任。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学习前人的礼敬之心,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竞胜之心,增强自我突破的勇气,抵制照搬跟风、克隆山寨的行为,迈向更加广阔的创作天地。实践也充分表明:擦亮地方文学艺术品牌,不能满足于对“过去时”的追踪,只有主动出击,才能引领风尚,展现一片新气象。
冀中地区的新荷花淀写作以独特鲜明的地域文化为依托,努力承续前辈作家孙犁的文学风格,展现了当地文学创作者对地域文化展现的积极探求。一直以来,廊坊活跃着一大批“新荷花淀派”本土作者,在广泛的创作空间努力耕耘,不负廊坊的深厚土壤。加之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强市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春风化雨,滋生无数新芽;后波推前,闪动耀眼浪花。
在新时代下,不论是文艺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敏锐捕捉多彩多姿的新时代新风貌,以孙犁的沉静宁静之心为魂、干净雅静之笔为墨,展现美丽廊坊的万千新气象。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而不照搬前人的创作模式,在作品的新度、深度上下功夫,聚焦地域文化内涵的挖掘,使我们的作品更具鲜明特色和鲜活生命力。
结语: 孙犁是副刊编辑大家,又是著名作家。弥留之际,他在纸上歪歪扭扭写有许多当年密切交往的作家,而唯一写下的地名就是廊坊的胜芳。让我们感喟:要体味孙犁、贴近孙犁,以一朵荷花的素洁之心为人为文。有廊坊作协、《廊坊日报》的“廊桥”副刊等组织和平台载体,有众多以此为创作风格的作家,有无数教育工作者对“新苖”的“滴灌”,加之文学新人以青春视角的广泛传播,廊坊“荷花淀派”这一极具地域色彩的文学创作品牌将越来越亮,期待廊坊文学大繁荣“有你更精彩”!
(本文为廊坊市202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3009;作者单位为廊坊日报社、廊坊市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