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人民日报整版阐述: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本期观察版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阐述。

  ——编  者

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人民观察)

赵昌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文明是以一定生产方式为基础,经过长期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物质、精神、制度、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状态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近代以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探索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这是不同于西方文明的文明形态。迄今为止,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大都是欧美国家和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些人因此形成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西方文明就是现代文明的错觉。然而,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文明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兼顾效率与公平、全体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社会团结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形态,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二战以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没能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如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实现自我革命、如何找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等,加之复杂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成熟,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新的动力。

  这是代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方向的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既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又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挺立时代前沿。比如,在生产力发展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制度建设上,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文明创造上,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深刻理解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其蕴含的理念及其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实现五大文明协调发展需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物质文明方面,不断探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式,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在政治文明方面,不断探索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民主和集中的有机统一;在精神文明方面,不断探索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方式,实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创新;在社会文明方面,不断探索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实现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在生态文明方面,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有效方式,实现开发和保护的统筹兼顾。人类文明新形态所形成的这些文明成果,促进实现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五大文明协调发展成为可能。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需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阴魂不散。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对公平正义的呼声更加强烈,对合作共赢的追求更加坚定。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倡导“天下为公”,为解决全球普遍存在的各种矛盾冲突提供了智慧;倡导“世界大同”,为化解全球范围内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提供了动力;倡导兼收并蓄,以对话弥合分歧、以合作化解争端,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以团结精神和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成功创造,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增强了信心,为人类建设更美好社会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路径选择,推动实现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深深植根于我国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之中。中华文明是原生的、独立的、自成体系的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既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又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征程上,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明进步永无止境。我们要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状态,顺应发展规律,把握历史主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继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坚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现代化是世界发展的大潮流。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社会的前途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在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新征程上,要坚持现代化一般规律,同时扬弃和超越西方现代化老路,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在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坚持在“两个结合”中把握历史主动。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开创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新征程上,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夯实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和文明底蕴;增强历史自觉,掌握历史主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指引,推动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也是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前提基础。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工业国,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形成了完整工业体系,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具有重要地位,对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征程上,要胸怀“两个大局”,保持战略定力,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各种风险挑战的长期性、复杂性,妥善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协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更加主动办好自己的事情,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坚持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得通、行得稳,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新征程上,要坚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积极搭建国际发展知识交流平台,建立全球发展知识网络,同各国分享治国理政经验,促进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作者为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常务副主任)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观察者说)

张继焦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中包括“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对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创造和不断丰富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这为我们在新征程上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五千多年绵延发展,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毛泽东同志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绽放出夺目光彩,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新征程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开创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既有利于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让全体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又有利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挖掘中华文明中的精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不断融入中国现代文化体系之中,有利于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有利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互鉴,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既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也展示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和平性格、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天下一家的大国气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精神,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既有利于中华文化在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也有利于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秉持开放包容,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时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守正创新,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同时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谱写中华文明的当代华章。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石建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不断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持续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内在统一、协调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科学指引。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指导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丰富和发展。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等在内的一整套制度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稳步前行提供坚强制度保证。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刻认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党领导人民历尽艰辛探索创造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同济大学教授)

上一篇: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与现实向度
下一篇: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