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道路怎么走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城市是人们活动的汇聚点,是人类的关系本质及其自然属性的证据。城市形成的过程,是人不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进行现实化设定的表现。城市存在的意义在于满足人们联系和生存的需要。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集中了习近平同志从2012年1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关于城市工作的300段论述,作为党和政府对40多年来城镇化发展实践经验的表述,集中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目标、阶段、主体、关系、态度、范畴、核心、策略和实现路径等。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的核心是人,是广大市民。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7.5亿人,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3个,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81年的7000平方公里增加到2014年的49000平方公里。从2000年到2014年,我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达到2100万人,比欧洲一个中等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1949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仅有10.64%;1978年,城镇化率是17.92%;2020年,达到63.89%。在看得见的未来,我国绝大多数人口都将生活在城镇。

由此,城市的建设和治理显得分外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在城市思想、城市规划上,还是在城市设计、城市营造上,我国城市建设受到了西方理念与思潮的影响。没有这种借鉴和学习,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当然,我国的城镇化也有自己的特殊历史条件和时代责任。西方发达国家大体走了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200年”找回来,决定了这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

一方面,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粗放扩张、人地失衡、举债度日、破坏环境”的老路不能再走了,也走不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城市发展之路。

具体而言,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进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

从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看,我国开始进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这一时期会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城镇化速度将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二是城市发展将转向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并重阶段;三是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城市管理能力等不能完全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各种城市病有可能集中爆发;四是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社会结构造成较大冲击,社会矛盾触点多、难点低,容易出现一些突发性事件;五是城市发展方式不足逐步显现、边际效应递减,资源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却不断递增,迫切需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还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道路所存在的阶段性困难:

在规划建设指导思想上重外延轻内涵、发展方式粗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新城新区层出不穷,大拆大建长年不断;一些城市规划前瞻性、严肃性、强制性、公开性不够,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用行政命令取代法治,动辄“我说了算”“就这么定了”,违法违规干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一任书记一座城,一个市长一新区”现象。

相当数量的城市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出行难、停车难、垃圾围城等城市病突出,且呈蔓延加剧态势;不少城市没有完整准确的地下管线数据,平时缺水,每逢大雨则是“城中看海”;一些城市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棚户区、城中村;一些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一些奇形怪状的建筑拔地而起,个别城市甚至成了外国设计师“奇思妙想”的试验场。

火灾、爆炸、垮塌等安全事故让百姓生活不踏实;不少进城务工人员难以融入城市生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有的城市管理人员不依法办事,选择性执法、粗暴执法事件不时见诸报端,“影响很坏”。

应该说,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提出极具针对性,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从党的领导、建设主体、社会治理、城乡格局、城市规划、空间布局到用地结构、户籍制度、财税政策,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城市发展理念到都市圈和城市群集约高效发展、人口密度、历史文脉、城市更新、旧区改造、城市边界、管理人才、建筑质量、地下空间利用等内容都有思考。

作为原则,还可以从两个维度展开进一步探索:一是国际经验借鉴,如美国城市规划协会提出的城市精明增长理念、英国学者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花园城市协会实践、起源于欧洲的“紧凑城市”、基于现代技术的“智慧城市”等都值得深入研究借鉴。二是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城市营造智慧,这一点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古代城市建设蕴藏着极为丰富、极具智慧的思想观念、理论原则、技术方法。早在周代就形成了营城制度,把城邑总体布局纳入礼制轨道,形成特有的空间秩序。中国建筑同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我国古代城市建设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还阐释了一系列政策导向。比如,“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是客观经济规律,但城市单体规模不能无限扩张”。目前,我国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和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人口密度总体偏高,北京、上海主城区密度在每平方公里2万人以上。长期来看,我国城市都要根据实际,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大城市人口平均密度尤其要有控制标准,要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郊区化发展。同时,有序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智能管理能力,逐步解决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过密问题。

《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还着重强调城市规划的引领作用,要求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城市开发强度,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逐步建立地方主体税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加快建立城市工作行政问责制度,健全社会公众满意评价和第三方考评机制等。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围绕城市工作所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明确了城市发展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规律,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对于不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徐锦江,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上一篇:将理论学习作为首要问题
下一篇: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人民要论)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