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小勇
合格党员既要是遵纪守法的模范,又要是道德品质的标杆,这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为推进党的事业全面发展,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新管党治党新理论,探索从严治党新实践,坚持法治与德治的和谐统一,把党的建设推向了更高水平、更高境界。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我们深入研究探索,汲取全党智慧,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统一,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把从严治党实践成果转化为道德规范和纪律要求。
在新的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以德治党的“德”,就是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体现了执政党的道德宣示和行动的高标准,强调党员干部要立根固本,树立高尚精神追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当前,许多党员干部依然存在着“大德”不明,“公德”不讲,“私德”不修等诸种道德失范现象,从“以德治党”的高度来看,要坚持高标准,倡导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以新的内涵和时代要求自觉提升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
A
当前党员干部的道德失范及其主要表现
德治党的“德”,就是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体现了执政党的道德宣示和行动的高标准。由于党处于长期执政的状态下,同时加上近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影响,党员干部中背离“以德治党”要求的道德失范现象不少。这既损坏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更影响了党的政治威望和执政地位。总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大德”不明,理想信念丧失,精神懈怠脱离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领导干部一旦动摇和丧失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导致政治上的变质、经济上的贪婪、道德上的堕落、生活上的腐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在领导干部中,存在着各种各样形式的信仰危机,如:有的人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寄托;有的人是非观念丧失,原则性丧失,稀里糊涂当官;有的人非常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政治价值观念;有的人在政治挑衅面前退缩,不敢亮剑,立场模糊。这些危机和表现,不仅是道德修养的缺失,更是党性修养的缺失,丧失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基本的政治品德。共产党人要树立坚强的党性,明大德,求大道,做党性强的人,做好党员、好公仆。
(二)“公德”不讲,正义感退化,屈服于糖衣炮弹
党员领导干部的“公德”就是要爱岗敬业,恪守公心,维护正义,清正廉洁,用好手中的公权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党员领导干部“公德”不讲,有的是非观念淡薄,正义感退化,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道德行为不愿、不敢挺身抵制。有的党员干部丧失了清廉、勤政的为官品格,反而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本位主义,法治淡化,公正缺失。以对党和人民极不负责的形式主义哗众取宠,严重脱离实际。不求作为,不动脑筋,不肯学习,浮在面上,热衷于“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最终屈服于糖衣炮弹,以权谋财、谋色和各种非法利益,利用手中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满足一己私欲,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甚至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忘乎所以,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眼里没有群众、没有同事、没有下级,妄自尊大,自以为是等等。服务群众不积极、不主动、不自觉、不到位,门好进了,但事情还是难办,有时还找出种种借口磨磨蹭蹭不给办事。
(三)“私德”不修,贪图享乐安逸,放弃主观世界改造
党员领导干部的私德是个人之德,私德涉及到个人品德、作风、修养和习惯以及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婚姻关系、邻里关系等。私德影响着党风、政风、民风、社风。官员家风败坏、个人品德沦丧,上梁不正下梁歪,社会影响很坏。干部私德不修,说到底与他们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紧密相关,追求腐朽的生活方式和低级趣味,沉溺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贪图享乐。党员领导干部的私德是为官之德的基础。可以说,一些干部出问题,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因此,有的庸懒散,玩物丧志,上班时间消极怠工,勤政不够,下班后风花雪月,情趣低俗。很多官员正是因为私德首先出现问题,才导致公德沦陷。
B
坚持高标准,以新的时代内涵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从以德治党的高度来看,要坚持高标准,特别要深刻理解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整体性与辩证性关系,特别要将“四大廉洁”的要求与党员干部自身的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相互融通,突出新的时代内涵和要求,彰显做人为官、齐家治国的“官德”境界,塑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修养新内涵。
(一)践行以“忠诚、为民”为核心要素的政治品德
会“做人”和会“做事”是对一般公民或从业者的要求,讲政治品德则是对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的政治要求。德才兼备是前提,以德为先是要求,强调政治品德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岗位特定的要求。对于党员干部而言,首要的政治品格就是忠诚、为民。忠诚、为民是党员干部的核心政治品质。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人要仰望星空,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党的宗旨,坚定理想,心系梦想,追求崇高政治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面对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实现中国现代化,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忠诚于党,忠诚于民,践行信仰,实现强国梦、复兴梦的实践起点。
(二)践行以“廉洁、勤政”为核心要素的职业道德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职业道德就是廉洁用权的“为官之德”。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其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就是要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是现代行政伦理的首要之义。党员干部要懂得正确运用权力,掌权为公,执政为民,就能使权力造福人民。如果滥用权力,掌权为己,以权谋私,就会使权力祸及人民。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领导就是服务”这一重要命题的深刻伦理含义,从而真正懂得“官德”的根本点在于摆正主仆关系。所谓勤政为民,强调的是党员领导干部在职业生涯中要突出忠于职守、务实担当的职业品德。勤政是党员干部职业道德大厦的基石,要求干部必须有热爱本职岗位、忠于职守的敬业意识;在工作中保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高度负责、忘我工作的责任意识;不尚空谈、直面现实的务实精神;不怕困难、勇于挑战、敢于付出的担当精神。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更加崇尚勤政、务实的职业风格,关键要多一些“真功实招”,少一些“花拳绣腿”。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政之道,贵在实干。
(三)践行以“守法、公正”为核心要素的社会公德
廉洁从政和廉洁用权离不开党员干部的社会公德。党员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遵守社会公德,这不仅是社会公共秩序维护的需要,也是基于党员领导干部的特殊形象的需要。当前,党员干部的社会公德核心要素就是遵纪守法、维护公正,这也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社会公德的集中体现。在公共生活中,党员干部要摆正自己的形象,平易近人,遵守社会基本秩序规范,不扰民害民,关爱他人,维护形象和声誉,尊老携幼、扶危济困,保护环境。不能见义不为、缺乏爱心,不能鄙视平民百姓,不体恤民众疾苦,甚至思维简单,作风粗暴,要多一些人道主义的精神,多一些领导干部的温情。更不能发生不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恶劣行为。越是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更要注意维护自身良好形象,不能高高在上,官本位意识、官僚意识、等级意识恶性膨胀,要强化公民权利意识、平等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在当前,领导干部更应具有维护公平正义的公共道德精神。
(四)践行以“齐家、和谐”为核心要素的家庭美德
家庭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家庭环境连着从政环境,“家德”折射“官德”。中国自古主张“修身、齐家”为基础,然后拓展至“治国、平天下”,就是强调了家庭美德的重要性。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家庭道德作为“八小时外”的私下表现,也是官德的真实展现。在纪律和法律的约束下,一个无德之人可能会在工作岗位上取得出色的成绩,但在“八小时外”的家庭、作风问题上,往往因为不检点,其本质会暴露无遗。习近平同志曾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不仅在八小时内认真负责地工作,还拓展至八小时外的家庭、作风等生活细节表现,不仅“守土有责”,还要“守家有责”,要自觉树立良好家风。家庭美德的核心特征在于“齐家”、“和谐”。一方面要党员干部认真处理各种各样的家庭伦理角色关系,和谐为本,“家和万事兴”;另一方面,党员干部更要注重教育引导好家庭成员的权力观、政绩观、金钱观、处世观等,以优良的家规庭训影响家人,特别是要教育好子女。
(五)践行以“修身、主敬”为核心要素的个人品德
党员干部的个人品德,属于私德的范畴,但是在整个官德体系中,却起着基础性,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古人常说,个人无私德便“无以立”,无公德则“不能群”,正是强调了私德和公德的重要性。个人品德的主要特征就是“修身”和“主敬”。践行“三严三实”,首要之点就是“严于修身”,追求的正是一种私德的崇高、做人的格调、生命的境界。严于修身根本在于主敬。主敬是一种敬重、敬畏、敬仰。领导干部要干干净净办事,本本分分做人,不仅要树立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还要树立自省意识、敬畏意识。党员干部的敬畏意识就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是“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严于修身,必然要求严于用权,严于律己,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金钱观、交往观等。在当前,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正人必先正己”,用严格的尺子衡量自己,用很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杭州市委党校教授,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