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持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

■持续加强承接平台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承接重点,精准对接项目,大力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向深入迈进。

■接力发挥“两翼”对全省高质量发展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全省与京津区域深度联动、协调发展新格局。

■深化拓展重点领域合作,大力促进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不断深化公共服务领域共建共享,推动全领域协同迈向更高水平。

■着眼协同发展定位和空间优化需要,深入推进“三区一基地”和现代化省会都市圈建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更扎实有力支撑。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为河北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河北展现美好图景提供了强大动能。九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日新月异,北京冬奥会带动效应日益显现,三地协同发展的美好蓝图正在变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新时代新征程上,河北要牢牢抓住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持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奋力开创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

突出平台提质,扩展承接主体,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迈向深入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牢牢抓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进入新阶段,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了新内容,需要我们持续加强承接平台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承接重点,精准对接项目,大力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向深入迈进。

持续完善承接平台体系。以雄安新区为核心,以京冀曹妃甸、津冀芦台·汉沽等协同发展示范区为重点,构建定位明确、错位承接、融合发展的承接平台体系。积极推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促进各类高端资源深度融合,形成临空经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三区同体”“三区同建”的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廊坊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引导疏解项目按照细分领域在北三县与通州区梯度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区域现有交通条件和要素配置,谋划建设一批产业集群特色鲜明、公共服务水平高、城市功能特色突出的微中心,提高功能上的互补性和特色领域的辐射力。

聚焦疏解对象实施精准承接。根据在京高校、医院、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行政事业单位等非首都功能的不同性质,坚持因企施策、因事施策,对承接项目实施清单化管理,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建立项目落地协调和持续成长机制,用足用好国家级和省级的相关支持政策,对承接项目开辟“绿色通道”,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重点支持,全程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承接项目落地难题,支持落地企业顺利开展与当地供应链对接和区域市场开拓活动,实现转移项目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加强融合对接,促进一体发展,更大发挥“两翼”协同发展示范效用

“两翼”地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前沿,对全省协同发展具有探索示范和辐射带动重要作用。立足新阶段,应接力发挥“两翼”对全省高质量发展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高标准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全力推进廊坊北三县与通州区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张北地区发展,推动形成全省与京津区域深度联动、协调发展新格局。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雄安新区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大规模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需要锚定“形成新形象、建设新功能、发展新产业、聚集新人才、构建新机制”的目标,集中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未来之城”尽快“显雏形、出形象”。

加快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按照《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和“四统一”要求(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主动对接服务,强化务实合作,全力推动北三县与通州区在交通、产业、生态、公共服务、政策机制等领域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持续深化张北地区与北京协同发展。推动首都“两区”建设迈向深入,积极打造首都“后花园”和绿色发展示范区,筑牢首都生态安全屏障。大力发展后奥运经济,协同北京冬奥场馆联合举办国内外高水平冰雪运动赛事,积极为广大冬奥文化和冰雪运动爱好者提供游览、健身、培训、研学等服务。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为龙头,串联培育一批文旅项目、精品线路、品牌景区,推进旅游、健身、休闲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

深化三个率先突破领域协同合作,强化协同创新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拓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度广度

经过多年努力,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目标已顺利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需要进一步深化拓展重点领域合作,大力促进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不断深化公共服务领域共建共享,推动全领域协同迈向更高水平。

持续深化三大重点领域合作。按照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要求,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陆海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和环京津一小时生活圈,建设便捷畅通、安全智能的交通强省。统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深化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推进京津产业升级转移,构建跨区域产业链集群,提升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大力促进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利用京津科技创新要素密集优势,找准河北产业链与京津创新链融合互补的结合点,带动河北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对接各主要科技创新平台,打破制约科技创新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多区域协同、多主体互动、多要素联动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科技成果异地转化机制和模式,选择重点区域作为京津科技成果异地转化的示范区,共建一批科技产业园区和成果孵化转化基地。做强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等技术交易综合服务平台,打通科技成果异地转化“最后一公里”。

促进公共服务领域共建共享取得更多成果。全面加快与京津公共服务标准接轨,优先扩大非首都功能主要承接地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推动京津高水平学校、医院等资源,通过组建协同发展联盟、开办分院(校)、合作共建、委托管理等模式,建设跨区域公共服务合作载体,持续深化与京津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合作。加强面向京津的旅游宣传,不断提升河北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一种新时尚。

推进“三区一基地”建设,加快现代化省会都市圈建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更扎实有力支撑

如何在更多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更快提升自身实力的基础上,深度融入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是河北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扩展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着眼协同发展定位和空间优化需要,深入推进“三区一基地”和现代化省会都市圈建设,是我们增强角色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抓手。

深入推进“三区一基地”建设。紧紧围绕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建设,优化物流产业布局,在环京津地区及河北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一批重要物流基地和供应链核心枢纽,培育和引进物流行业龙头企业,建设面向世界、辐射全国的物流强省。紧紧围绕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推进钢铁、化工等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新能源、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新型能源强省、临港产业强省、旅游强省、质量强省和数字河北。紧紧围绕全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打造绿色、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紧紧围绕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加快产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

加快推进现代化省会都市圈建设。努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拓展城市空间,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功能和格调品位,完善对外交通体系,强化辐射带动力。加强石家庄与邯郸、邢台、衡水及辛集、定州等周边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立健全省会与周边城市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推动产业分工协作、市场统一开放、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现代化省会都市圈。加强省会都市圈与京津及河北其他城市联动发展,协同共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作者:刘 兵 系河北经贸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上一篇: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下一篇: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