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以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守望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在保护好文物、弘扬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价值,探索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途径,让人们更深刻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力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创新转化

让更多人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我们应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并不断创新形式,从中汲取营养,创造出适合当今时代的艺术作品。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努力做好保护、研究、弘扬等方面的工作。我们深知保护是第一位的,只有将敦煌石窟保护好,才能夯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基础。几代莫高窟人的接续努力,敦煌文物保护和研究一直在扎实推进。在此基础上,我们一直在探索敦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依托多种手段实现更广泛的传播。

  比如“云游敦煌”动画剧,用深受人们尤其是孩子们喜爱的艺术形式,让人们熟悉的九色鹿、反弹琵琶等壁画形象动起来;大型工具书《敦煌艺术大辞典》,集纳了敦煌石窟、敦煌历史遗迹遗物,以及石窟考古与艺术研究领域的学术词语和专业知识、历史人物、著作等内容,可以让人们更为全面地了解敦煌艺术;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从敦煌壁画中汲取灵感,让人们通过舞台欣赏敦煌艺术之美。

  又如,作为一个文化宝库,敦煌也给诗词的研究打开了一扇窗。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文化节目《2023中国诗词大会》,着力挖掘敦煌诗词文化,用另一种方式表现敦煌文化的诗意。节目创新性地以沉浸式演绎的方式呈现敦煌飞天,突破时空界限,用独特视角“打开”敦煌,将敦煌文化的辉煌灿烂直观地呈现出来。

  我们希望通过包括电视节目在内的各种形式,深化对敦煌艺术的创新转化,让更多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了解、亲近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技术赋能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

  技术的发展,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也给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优质文化产品。我们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提升石窟保护水平,同时也用最新技术助力敦煌文化走进更广阔的天地。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一直在努力推动敦煌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开发了很多数字化产品。我们研发了“窟内文物窟外看”的智能化虚拟体验,推出“云游敦煌”等小程序,建设线上敦煌石窟,以期拉近敦煌文化和观众的距离。

  最近,我们欣喜地看到,《2023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运用XR技术手段,还原敦煌“飞天”。节目录制采用了现场360度沉浸AR视觉架构,空间设计保证了摄像机可以实时在圆形场地内全方位地环绕、升降、远近拍摄。为了更好地呈现“飞天”,主创在设计制作时,采用了一系列新媒体技术手段。通过宏大的录制现场还原石窟环境,营造真实的艺术氛围,使人们仿佛游走在壁画石窟中,成功地把敦煌石窟那种恢宏、精美的艺术特色展示出来,尤其是敦煌“飞天”得到真实的展现,如同触手可及,给观众留下了震撼的印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实践,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与途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技术与理念的共同加持下,包括敦煌艺术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将不断被时代精神激活,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者:赵声良,系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

上一篇: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人民论坛)
下一篇: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精神保障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