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特质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诸多特征中,“人民性”是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中国式现代化克服西方现代化“资本至上”的逻辑,将人民群众作为现代化的主体与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的伟大实践不断推进和持续拓展的。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和根本动力是人民群众。现代化的开辟和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主体和动力问题。西方现代化的开启将资本作为现代化的轴心,只停留于资本这一物质层面,见“物”而不见“人”。马克思主义认为,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始终是主体力量,“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遵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和根本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实际和逻辑起点,巨大的人口体量增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但也成为开拓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优势。广大的人民群众蕴藏着丰富的智慧与力量,中国之所以能开创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根本原因就在于尊重和发挥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建设现代化的力量充分涌流。巨大的人口规模意味着巨大的供给和需求潜力,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精神生活、社会建设、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需求为我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超大市场规模,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不断开拓和丰富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

  中国式现代化在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开创和拓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成就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依靠人民、团结人民和发动人民是中国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伟大胜利的关键所在。革命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一定条件下的民族资产阶级等结成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共同推翻“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现代化的开启奠定了政治前提。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人民在党的团结和带领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完成了“三大改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辟提供了制度保障。人民群众顺应改革开放潮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探索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动人民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为价值旨归。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并强调“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全方面、多维度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市场经济,丰富社会物质总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人民权利、增进人民福祉;发展文化事业,构建社会文明风尚;建设和谐社会,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优美环境等重要实践,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提供全面保障,因此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和造福人民,中国式现代化能在高质量发展中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高质量发展要求构建和实施科学的分配机制,坚持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让现代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高质量发展要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使社会物质财富充分涌流,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提供物质保障,推动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就业创业、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事业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着力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这就意味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把人民群众放在重要位置,各项工作的规划和开展都要着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和改善民生,切实做到便民、利民和惠民,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作者:张荣军,系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上一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原创性贡献
下一篇:向农业强国目标奋进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