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均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列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并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着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需科学把握一系列辩证关系。
一是把握好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关系。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领导核心、思想保证、组织优势和社会基础。
人民群众既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参与者,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受益者,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激发其内生动力。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同时,要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
二是把握好坚持总体目标与实现阶段性目标的关系。
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还要看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可能齐头并进。
一方面,要科学把握实现共同富裕总体目标的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特征。我们要有耐心,实打实地一件事一件事办好,提高实效,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到“十四五”时期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这些目标是内在衔接、逐级递进、高度协同的,每个阶段性目标完成的时间和质量都直接关系到总体目标完成的时间和质量。对此,需锚定总体目标、夯实阶段性目标,踔厉奋发、稳步推进。
三是把握好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的关系。
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是发展,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夯实物质基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都决定了我们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同时要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可能是轻轻松松、一帆风顺的。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才能战胜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牢牢把握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激发持久精神动力、智力支撑和思想保证。我们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把握好做大做好“蛋糕”与切好分好“蛋糕”的关系。
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一方面,我们必须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继续巩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也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深刻影响,这些都需要有效应对和解决。
对此,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五是把握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必须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予以充分估计,不能脱离我国国情国力实际。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要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
处理好两者关系,就要从我国实际出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重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作者系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