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内涵、性质上认识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民为邦本思想、整体性思维、入世求实观念等思想理念,则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手段和治国之道方面需要汲取的重要思想资源。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国家主体性的特点。坚持独立自主和国家主体性特点,并不是闭门造车,是要走既“不忘本来”,也“吸收外来”,更“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说,中国式现代化是长在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并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现代化。当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也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新途径。

中国式现代化是长在中国的现代化

现代化在古老中国大地上早有萌芽。现代化孕育在中国古人治国理政的智慧中,现代化追求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安邦的基因中,中国式现代化汲取了中国古人的价值理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中国古人有关“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损有余而补不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价值理念,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要追求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文化根基;中国古人所强调的“天下和平,则灾害不生”“为万世开太平”“先王之道,以和为贵;贵和重,人不尚战也”等重要理念,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要追求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文化渊源;中国古人所秉持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等基本理念,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要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民为邦本思想、整体性思维、入世求实观念等思想理念,则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手段和治国之道方面需要汲取的重要思想资源。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文化、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根植于中国古人智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必然焕发出无穷的时代光芒和强劲的精神动能。

我们之所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长在中国的现代化,还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不断推进和拓展的。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等人就已经开始思考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并提出了要“解决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的问题,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实践探索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开始提出并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探索的重大举措;1954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正式提出并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也是我们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次伟大革命。早在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指向也是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我们不断拓展并丰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提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代化强国”在内容上加进了“美丽”二字,体现的是丰富发展的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无论从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看,还是从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两大历史任务看,中国共产党都是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作为自己的重要手段和奋斗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是社会主义。一个相对落后的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要整体迈入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一个有权威、有力量、有作为的政党来领导,这个政党就是中国共产党;也离不开一个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的正确制度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社会主义。与此同时,党的领导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现代化生动实践的有机结合,这就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个特色主要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摒弃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打破“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神话,淡化“西方中心主义”色彩,走出一条立足于中国本土、完全不同于西方、属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路,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相对于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所有国家总人口大约为10亿人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所要实现的覆盖14亿人口的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不可谓不是人类前所未有;相对于世界上很多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所要追求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可谓不是人类共同期待;相对于一些现代化国家存在的物质富足、精神贫乏问题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所要强调的物质和精神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不可谓不是人类共同追求;相对于一些现代化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所要达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可谓不代表人类发展方向;相对于一些现代化国家依靠海外掠夺、殖民扩张的手段来实现现代化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所要强调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不可谓不代表人类情怀。以上所有这些中国式现代化的追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其根本保证。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所要解决的“元问题”和逻辑起点是什么?这是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首先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体现的是中国特色,而且展现的是中国创造,同时昭示的是中国方案。

走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三个方面的重要支撑。

一是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现在我们说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本质上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和引领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重点就是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指导和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系统回答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已经形成了逻辑严密、框架清晰、内涵丰富的科学体系,包括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领导力量、核心主题、发展道路、基本特征、根本价值、总体目标、战略步骤、重点任务、根本动力、推进路径、思想方法、战略保障等诸多方面,具有原创性贡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在实践推进中必须遵循的。

二是需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才有理论自信;只有具备理论自信,才有行动自信。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国家主体性的特点。当然,坚持独立自主和国家主体性特点,并不是闭门造车,任何现代化道路都不可能在自我封闭中取得成功。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走既“不忘本来”,也“吸收外来”,更“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走出活力;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走下去。不走老路和邪路,走出自己的一条新路,我们才能把握自己命运、掌握发展主动。

三是需要发扬斗争的精神。国家现代化也是一个充满斗争的奋斗历程。仅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外部环境看,当今世界,一些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基于自己的发展历史、路径经验甚至意识形态立场,理论上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国家现代化理论并以此充当颐指气使的“教师爷”来对其他后发国家进行说教,实践上对外依然抱守着恃强凌弱的霸权主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等强盗逻辑,对试图走出一条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的国家采取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压手段;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脱离本国国情和历史文化,照搬照抄西方现代化模式,没能推动国家进步和现代化并出现政治动荡、经济停滞等局面。尽管我们说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但他们未必都能从自身失败的教训中走出来而进行重新选择。对于前者,我们需要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对于后者,我们要尊重其选择权,同时在其需要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总之,尽管中国式现代化秉持对外不掠夺、不殖民、不称霸的立场,与国际社会和平共处,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但这是需要我们在斗争和争取中实现的。

(作者: 郭庆松 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上一篇:数字经济:激活县域共同富裕新动能
下一篇: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