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继“8·19”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10·15”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之后,又一篇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党媒姓党”这一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下党的新闻舆论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理论,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南。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党媒姓党”与新型主流媒体建设
“党媒姓党”是党对党媒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要求。“党媒姓党”是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党媒为党服务,党为人民群众服务,这是党性与宣传的结合,是对媒体的鞭策与认知厘清。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一方面,要强化姓党意识,全面深刻认识“党媒姓党”的科学含义,加强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思想领导;另一方面,要强化责任意识,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加强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组织领导。
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是党对党媒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当前,互联网正带来媒体领域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沟通方式。受众在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只有坚持融合发展,推动主流媒体积极向新兴传播领域拓展,才能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党媒除了必须姓党,还必须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创新传播方法手段,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以多元、立体、丰富的手段,切实提高党媒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内涵与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这是当前对传媒转型的最顶层设计,也可以说是传媒转型的最终目标和诉求。
形式多样的媒介形态,拓展新型主流媒体多元传播渠道。在分众化时代,受众的注意力作为一种不可再生和复制的准天然资源成了市场追逐的对象,新型主流媒体整合形式多样的媒介形态,并利用这一分众化传播渠道优势,从而实现优化信息、规避信息同质化、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宣传目标。
手段先进的内容制作水平,奠定新型主流媒体立足根本。坚持内容建设为根本。形态多样属于渠道建设,只有内容建设提高质量,渠道建设才有价值。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就是要适应新兴媒体传播特点,加强内容建设,创新采编流程,优化信息服务,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提升竞争实力,塑造新型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新型主流媒体在强化新媒体舆论正确导向、提升自身传播能力之外,也要积极探索优化经营模式,提高盈利能力。新型主流媒体的传播力涉及媒体本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使公众信赖新型主流媒体,新型主流媒体所传播的信息首先需具有较高品质和权威性,为赢得更多的社会影响力和话语权,需在赢得信任感、增强吸引力、强化依赖感和提高服务性等方面下功夫。
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从“互联网思维”到“融合思维”:新型主流媒体建构的方式转变。新型主流媒体必须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媒介融合,创新媒介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媒介融合战略,打造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媒介矩阵。在媒介融合时代,“融合思维”也非常重要。所谓“融合思维”,指的是基于融合文化的特征,从新旧媒体融通性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一种大系统思维方式。
从“优势互补”到“一体发展”: 新型主流媒体建构的结构转型。在新的媒介融合生态环境下,只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即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一体化发展,才能形成具有强大传播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一体化发展,是媒体融合的内在要求和基本方向。现在,传统媒体都在积极发展新媒体业务。一体化发展,是新型主流媒体构建的前提。
从“媒介融合”到“产业融合”:新型主流媒体建构的体制转向。媒体产业融合,特别是三网融合,涉及体制机制、利益调整等深层次问题的深刻变革,关系到新型主流媒体核心地位的巩固、国家思想舆论新阵地的坚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媒体产业融合的根基在于文化产业的融合。要逐步建立稳定多元的投融资渠道,支持新型文化产业和新型媒体产业发展,投资新业态和新项目。
党媒的新型主流媒体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党媒的一场重组、变革、创新。实现党媒的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核心问题是建设什么,怎么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两个新型”、“两个规律”、“两手抓”、“五个融合”等,既有理念和目标,又有路径和要求,可以说,从国家战略层面、从顶层设计角度,为媒体融合提供了基本遵循。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是党媒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党媒应对时代挑战、坚守责任担当的重要历史使命。
(王宁为江苏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张恒山为江苏紫金传媒智库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