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度重视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学习和创造性运用,重视从历史与理论的贯通中加强对党员干部、广大群众,尤其是对青年学生进行以党的历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及其取得的显著成就,更是为我们在新时代进一步加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指出了正确方向。
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促进党史党建研究、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这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个新问题,可能还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难题。从学科角度看,中共党史党建的研究和教育教学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第二个历史决议后才正式起步。这一阶段,开展中共党史党建教育教学主要是在党校(干校)、军校、高校开设中共党史专业。在公共课程的基础上,设立中共党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并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中国人民大学,而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中央党校增设博士学位点。但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都是放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之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一起共同支撑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共党史学科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的变化开始于思政课“85方案”的出台。“85方案”将中共党史课程改为中国革命史,并增设中国革命史学科点支撑中国革命史课程教学,与党史学科点并行,因而尚未对党史学科产生较大影响。后由于“98方案”将“社会主义建设”改为“邓小平理论概论”,将“中国革命史”改为“毛泽东思想概论”,明显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份量,使党史学科在高校中的地位开始明显变化。
伴随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一系列历史节点的到来,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需要推动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建设,最重要的是明确学科定位、课程定位,在理清学科建设目标任务、课程建设目标任务、人才培养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笔者认为,为此,我们首先要解决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前提性问题,即对这个学科特殊属性的认知和认同,根据以往的各种各样的意见,归纳提出三个大的向度或思路。一是向一般历史学学科发展的建设思路。二是向一般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建设思路。三是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思路,这是一个可行的思路,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历史所证明。
构建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首先应该在这样一个基本点上取得共识。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其产生、发展和壮大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发展和创新,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关键是马克思主义行。因而按照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特点,将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加强与改进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建设,不仅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有利于长期执政的百年大党的建设,也更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同时也一定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供更为坚强有力的学科支撑。
因此,将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起,作为法学门类下两个相互联系、并行发展的一级学科,可以共同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及课程建设、队伍建设。依据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按照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统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建构属于自己学科需要的发展思路,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田克勤 系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