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这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担当时代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
扎根脚下,提升回答中国之问的能力。百余年来,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善于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之“的”,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了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回答好中国之问,必须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历史自觉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崭新课题,及时总结改革发展实践中的新经验,提炼出有创造性的新观点,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认识,从而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前进,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胸怀天下,开阔回答世界之问的胸襟。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历史经验之一。百余年来,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反复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世界清晰传递对于人类文明走向和世界前途命运的中国判断、中国主张。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秉持胸怀天下的理念,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来审视和分析国际国内问题、洞察世界大势、引领世界潮流、建言全球治理,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巍然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局部战争和疫情更加速了这一演进,面对“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增强“四个自信”,以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对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信任赤字、文明赤字等全球性挑战和世界性难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打造出既能够反映中国立场又能为国际学术界所理解和接受的学术命题、学术范畴和标识性概念,不断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世界大变局中引领前行方向。
服务人民,坚定回答人民之问的立场。为谁服务、为谁发声,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回答人民之问既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现实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回答人民之问、为人民著书立说的学术理想。回答好人民之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了解人民之所需,关注人民之所思,解答人民之所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应是闭门造车的逻辑推演,也不应是脱离现实的符号堆砌,而应是直面现实的关切。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深层次矛盾依然需要开展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关切的疫情防控、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公平正义等问题仍需得到有效回应和科学解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需要广泛的建言献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须自觉地将人民至上作为理论基点、价值支点、实践原点,从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获得丰厚滋养和力量源泉,不断把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把学问写在群众心坎里。
立足时代,增强回答时代之问的魄力。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科学回答时代之问,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时代之变既表现为实力对比之变、世界格局之变、全球治理之变,也呼唤着思想观念之变、话语体系之变、文化文明之变。超越资本逻辑宰制,走出西方中心论窠臼,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案,正赢得越来越多的认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深入研究“两个大局”交织激荡下的时代之问,推动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全球治理、防范化解风险、保障国家安全、中华文明溯源等多方面研究,作出有思想穿透力和理论说服力的科学解答,以更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标识性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罗佳 单位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YJC710049]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