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战略任务。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加快推进,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为新时代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回答好时代之题,迫切需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威胁加剧。世界经济失衡、国际政治格局重组和社会治理困境,在思想和文化层面带来反思,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给出新的解答。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回答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迫切需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一百多年来,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引领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既是我们党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要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首先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历史表明,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丧失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要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各个环节。全面准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用以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实践、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作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保证。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简单延续,不是其他国家知识体系的转换迁移,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华传统知识体系的创新与发展。经过党领导人民的百年奋斗,中国走出了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实现全面小康,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已经具备了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物质基础和理论储备。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形势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中国建构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历史机遇。

  加快构建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要立足中国和世界的最新发展,从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解决好真问题。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养分,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认识到知识来自于人民,让知识服务于人民。坚守人民立场,多到实地调查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要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关键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从人才抓起。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五路大军”,要把这支队伍建设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加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建设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要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保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把更多精力集中在本职工作上。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要把责任放在首位,在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心怀“国之大者”,围绕国之大局、国之大要、国之大事、国之大计进行深入研究,回答时代之题,彰显中国之理。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注重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沟通中外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哲学社会科学是一种文化软实力,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在世界独树一帜。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更好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对话、交流与合作,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深入推进中外文化交流融通,既做到服务世界,又实现洋为中用。要把“请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拓展国际学术空间,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对外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高文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


上一篇:文化安全是维护总体国家安全重要保障
下一篇:增强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的自觉自信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