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与文化工作,历来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党领导下的文化建设,发挥了推动革命与建设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作用。无论从思想道德层面、文学艺术方面看,还是从文化与学术精品的角度、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言,无论是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看,还是从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上说,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都是巨大的,进步都是显著的。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回顾和总结这些成就和进步背后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史鉴今,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紧扣时代脉搏和实践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科学定位文化的地位与功能,确立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共产党,在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的过程中,视文化为“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从而有效地发挥了文化在革命进程中的先导和助力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一翼,要起到促进和配合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作用。以革命文化建设经验为依托,通过批判清理旧文化,通过知识分子的学习和思想改造,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大力度学习教育,通过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学习热潮,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牢固确立,为人民服务,为生产实践、社会实践服务的导向牢固确立,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愈行愈显。
改革开放后,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逐步认识文化发展的相对自主性、独立性,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标任务,要求精神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此,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重大方针,指导和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新世纪后,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方位国际竞争,中国共产党逐步认识到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由此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党中央先后作出一系列决议、决定,通过不断拓展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发展繁荣,发挥了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为此,党中央专门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做出有关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一系列规划。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挥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展形象的作用。
正确处理一元主导与多样化发展的关系,既保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又不断促进文化的繁荣兴盛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认定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科学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包括指导文化改造与重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阶级斗争为核心,高扬民族解放与阶级解放的旗帜,弘扬为党为革命忠诚不渝、百折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境界或道德理念,构成革命文化的主旋律。与此同时,提出建立文化界统一战线的任务,要求无产阶级文化与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新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求同存异,并在合作中进行引导。新中国成立后,在进一步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国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的指导地位的同时,在大力倡导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大力倡导和支持颂扬革命颂扬新国家新社会、自觉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文化创作和科学研究的同时,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力求实现既有统一意志、又有独特创造和个人风格的生动活泼的文化局面。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重倡“双百”方针,要求发扬学术艺术民主,同时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正确方向。及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党中央又提出“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方针。“弘扬主旋律”就是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等;“提倡多样化”,就是承认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只要是能够使人民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的精神产品,都应受到欢迎和鼓励。
针对文化走向发展繁荣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鲜明回答。首先,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决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其次,强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文化之魂。概言之,就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关系文化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关系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并将其列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首要内容。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主导,不成方圆;没有多元,缺乏活力,一个有主导又多元化的“文化雁阵”是较为理想也是可以形成的格局。
正确看待和处理古今中外文化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形成了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特别是中西文化的鲜明立场,概言之,对于中国“固有文化”要批判地继承,吸收其革命性民主性科学性精华,剔除其封建的迷信的尤其是禁锢人的思想与精神的糟粕;对于外来文化要充分吸收其“优良成果”,但“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而是“大胆的与批判的接受”。新中国成立后,革命时期形成的对待古今中西文化的态度基本延续下来,1964年毛泽东又明确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采用、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党中央领导人明确指出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并倡导以客观科学的态度,还文化遗产特定的历史价值。伴随改革开放进程中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和不时泛起的“自由化”思潮,党中央逐步调整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在以往突出传统文化“历史性”意义的基础上越来越重视其“民族性”意义,即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华文化的根基、母体意义,对于中华民族认同、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意义。进入新世纪后,弘扬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如此定位,在党的历史上是首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非意味着自大、封闭,而是与海纳百川的文化开放胸怀构成辩证的统一。对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我们应该吸收借鉴,但不能把一种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当成“唯一准则”,不能企图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无论从总结历史经验的角度讲,还是从统筹两个大局的现实角度看,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必须立足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努力创作同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我们这个蓬勃发展的国家相匹配的优秀文化作品。
(作者:杨凤城,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