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载入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作者:许峰(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人民幸福的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必将载入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达40多年保持平均9%左右的增长速度,几乎每8年翻一番,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从时间长度、发展速度、影响深度来看,这也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纪录。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二。1978年,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6%,到了2020年,已达到美国GDP的70%。2000年时,日本的经济规模4倍于中国,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首次超过日本,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几乎3倍于日本。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稳步向前迈进,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保持第一的位置。即便面对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中国仍然成为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再次证明,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动机”的角色当之无愧。

  在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的同时,我们还取得社会长期稳定这一重大成就。在中国这样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其中近3亿流动人口),又面临着地区和城乡差异巨大、经济高速增长、前所未有的社会变迁、超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国际形势波诡云谲等超级变量,要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是一个难以想象的艰巨任务。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突遭外部双重冲击,一是美国对华悍然发起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等;二是2020年全球性疫情的大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这艘巨轮继续劈波斩浪,勇往直前。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取得重大成就,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百年目标,这在当今世界绝无仅有,在人类历史上也见所未见。中国社会表现出超凡的抗压性、稳定性和举国上下的团结一致,也让世界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国道路和制度的显著优越性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强大效能。

  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减贫奇迹

  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和底线任务,也是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这一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取决于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国的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这些贫困人口往往都在深度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远离城市,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铮铮誓言。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提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总体要求,实施“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精准扶贫举措,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当今世界贫困状况仍然不断蔓延、贫困分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我国提前十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中国所取得的减贫奇迹,归根到底还是由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立足国情,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把握减贫规律,在不同时期实施不同扶贫战略和政策,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并锻造出“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从而将世界最大的贫困人口国,变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小康之国,把14亿多人一个不落地带入了全面小康社会,用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书写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传奇”。

  实现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变

  小康的本意就是要让人们过上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关键性指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吃、穿、住、用、行,还是购、游、医、学、养等方面,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食品消费实现了从匮乏到富足的巨变,穿着实现从穿暖到穿美的飞跃,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各类消费品应有尽有,购物方式升级换代,交通和通信引领世界潮流,医疗卫生服务长足进步,生活环境条件明显改善。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20多倍。从1978年算起,我国居民用了31年时间实现人均收入跨万元大关,之后用了5年时间实现人均收入跨2万元大关,2019年人均收入迈过3万元关口,目前正朝着人均收入4万元的关口迈进;从恩格尔系数看,我国1978年的恩格尔系数为63.9%,到了2019年降至28.2%,达到了国际上的“富足”标准;从人均预期寿命看,1981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67.8岁,2019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3岁。若与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比较,1949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35岁,比当时世界平均寿命低了15岁,然而到了今天,世界平均预期寿命为72.1岁,我们反超了世界平均预期寿命5.2岁。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不仅意味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更意味着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提升。可以说,翻开人类历史,在世界上人口如此众多的国家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如此大幅度的提升绝无仅有。正如美国政府前财政部长、哈佛大学教授萨默斯指出,19世纪的英国经历工业革命后,生活水平涨至1.5倍,而中国用四五十年时间就让占世界人口两成的人生活水平翻了15倍。“我相信当人们在2500年写历史时,中国发展的意义将比工业革命更大。”

  续写了中华文明的新辉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既有物阜民丰的内涵,也凸显出其与生俱来的文明属性和特质。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曾说:中国是一个比历史还要古老的国家。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还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一个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 中国既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又是一个现代的文明型国家。中华民族曾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小康中国既秉承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又开放创新、向其他文明汲取智慧和营养,由此产生了新的物质、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成果,不断续写着中华文明的辉煌,不断丰富人类文明的灿烂图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极大凸显了社会主义本质和核心价值,呈现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逻辑和以共同富裕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这一文明新形态不仅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同时达到了比较富庶的普遍状况,还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都实现了全面进步,在协调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方面都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壮举,其意义极为深远。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巨大成功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舞,也为这些国家摆脱贫困、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榜样和启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超越了西方国家鼓吹的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陈词滥调,向世界传递着文明平等、交流、互鉴、共荣的恒久价值。

上一篇:思想纵横: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
下一篇: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