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作用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全局的高度和更长远的考虑来认识和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增强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下更大气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京津冀区域合计人口规模超1亿人,内需潜力巨大,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桥梁。同时,作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应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好关键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京津冀要进一步找准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充分发挥区域市场优势、创新优势等,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助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是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融入国内大循环。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京津冀地区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要优化营商环境,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不断激发微观市场主体活力;要加快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发挥京津城市规模优势,为巩固提升区域大市场提供强力支撑;要进一步推动区域金融市场一体化建设,加强统一征信体系建设和金融信息共享合作;要推进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建设,整合三地旅游资源,促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共同打造京津冀旅游品牌;要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商贸流通体系,打造区域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便利、高效、统一的商品通关业务模式和便捷、高效的大通关服务体系。
二是强化示范带动,打造开放窗口。开放合作仍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京津冀应加快打造对外开放窗口,激发海空口岸的协同发展潜力,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为形成可持续的国际经济循环体系提供有力支撑。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技术、品牌、服务等水平,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与此同时,还要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特色化消费新地标和新型消费圈,挖掘文旅消费潜力;全力打造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加快建设绿色一流的世界级枢纽港口,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推动京津冀机场一体化管理,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空港型国际消费枢纽。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打通痛点堵点。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只有加快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打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补齐补强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巩固完善创新链条,才能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打造和巩固国际竞争新优势。北京应充分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作用,着力提高原始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促进京津冀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围绕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区块链、生物医药等核心技术领域展开技术攻关;进一步探索健全京津冀技术交易市场以及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找准三省市有效承接的科技成果对接点,实现北京科技创新优势与津冀之间产业资源优势的有效互补和深度融合;三省市应结合自身定位,瞄准高端环节和高端业态,聚焦比较优势产业,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的规模和质量,打造立足京津冀、辐射全国的“高精尖”产业策源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创新底气和信心。
四是补齐民生短板,持续激发内需潜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就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京津冀三省市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在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等方面下大功夫,这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所在,有助于持续激发内需潜力,做大区域市场,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为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提供发展保障。在这一过程中,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减轻家庭在住房、教育、育幼、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支出负担;加快京津冀城乡融合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优化城镇布局结构,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五是发展服务贸易,塑造发展新动能。要依托自贸区建设,推进三省市跨区域检验检疫和通关一体化,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为京津冀打造更高层次的开放平台提供支撑。要结合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有序放宽市场准入,有效改革监管模式,推动服务业发展与国际接轨,提升区域内服务贸易的辐射带动能力。与此同时,还要结合中国(北京)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营造高效、便利的营商环境,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服务外包、中介服务等新兴贸易业态,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六是推进产业协作,深度参与国际分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应聚焦国家赋予京津冀的重大使命,结合区域产业优势和特点,按照资源互享、政策互惠、功能互补、融合互动的原则,推动京津冀三地理顺产业发展链条,促进三省市产业有序转移承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立足区域、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优势产业集聚区。一方面,要加强京津冀在科研成果转化、技术转让、企业孵化等方面的合作,共建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产业承接平台,集中承接北京产业转移项目和产业链对接项目;另一方面,要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打造京津冀三地互嵌耦合的产业生态链,推进区域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和产业布局优化,联手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京津冀深度参与国际分工提供重要保障。
(执笔:王少国 孙 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