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国际传播信息供给要科学凝练、精准、有感染力。国际传播实效取决于受众对所传递信息的认同和接受程度。而受众认同和接受程度,则与国际传播信息是否符合需求、是否具有亲和力直接相关。符合受众需求的科学凝练、精准、有感染力的信息更容易引起共鸣,更能被认同和接受;不符合受众需求的冗杂凌乱信息极易被受众忽视或排斥、抵制,甚至可能产生消极和负面的传播效果。做好国际传播工作,要紧紧围绕传播目标,对不同的受众人群进行较为详尽的需求分析,深入研究受众的心理机制、知识需求和接受传播的特点,在准确把握受众需求的基础上,点对点传递科学凝练、精准、有感染力的信息,使受众在好奇、求新、得益、参与等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中生发真切的认同感。要认识到,满足受众需求不是简单迎合,而是要注重在价值观方面加以引领。要紧紧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结合当地民众实际,以循循善诱、润物无声的方式加强宣传阐释。
国际传播要坚持守正创新。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不仅来自于内容,还来自于形式,为此需要在守正的同时,推动方式方法创新。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能够激发新的活力。国际传播守正创新不仅体现在体制机制改革中,也体现在话语和叙事体系建设等方面,目的是用鲜活生动的表达形式使传播内容入耳入脑入心。围绕传播目标整合传播内容与形式,是国际传播守正创新的内在要求。在讲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过程中,要深挖传播内容的思想理论根源,包括中华传统文化渊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以及在此之上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使受众能够认识到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和理论底蕴,进一步加深加强其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认同。在国际传播方式上,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结合不同受众人群的具体特点予以分众化、差异化传播,将正确的内容用合适的形式传递给受众,释放国际传播的倍增效应。比如,针对受教育程度和思想水平较高的汉学家和来华留学人员,应当采用具有较强学理性、逻辑性、系统性的表达形式,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而“走出去”面向大众的国际传播,则应当采用更为直观感性、通俗亲切的表达形式,运用各种生动感人的事例展现真实的中国。
凝聚国际传播多元主体的强大合力。随着全球信息化迅猛发展,新媒体技术促成了国际传播主体由单一化向社会化、多元化转型。但要看到,在当前我国国际传播工作中,智库、高校、企业、民间组织、公民个人等参与度仍然偏低,国际社会的积极力量对我国国际传播的贡献度还有待提升。对此,应以着力提升多元主体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为抓手,切实打造以政府和主流媒体为主导、中外多元主体相互协调配合的国际传播工作新格局。一方面要切实强化政府和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主导作用,牢牢抓住国际传播主导权,发挥好引领、示范和协调、监管作用。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以社会、个人为主体的人文传播和交流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与正式外交传播相互补充。
积极培养我国国际传播的“国际部队”,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在信息化时代,每一位国际受众同时也是具有不同影响力的传播主体。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国际群众基础,最大限度画好知华友华亲华懂华的同心圆。另一方面,要重视发挥国际友人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作用,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使之成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生力军。要重视发挥在华外国人的作用。以留学生为主体的在华外国人在我国国际传播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通过课堂教学、文化活动、人文交流、社会体验等,增强他们对中国的了解,鼓励和引导其利用短视频、网络直播、文章、图片等形式,对外传播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生动的中国。汉学家、政要、记者、网络大咖等对我国国际传播具有较大影响,要善于发挥他们的特殊作用,推动深化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进一步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
(作者:王贺兰,系河北科技大学埃及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