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走自己的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对中国道路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逻辑、本质特征、重要地位、世界意义的全面阐述,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对中国实践、中国创造之世界意义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具有深刻政治内涵和丰富学理含量的新的重大论断。
  首先需要理清三个基本概念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提出了三个逻辑相关但也有区别的概念,首先需要理清,这是科学研究的前提。一是“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共有的特征,即“走中国自己的路”,它是党百年奋斗并总结经验教训得出的历史结论,旨在破除中国道路问题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拿来主义。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走自己的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体现,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基本经验,那就是所选择的道路,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也要适合中国国情。三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是从现代化的具体实现形式角度讲的,它既相对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而言,也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初那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言,是指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中创造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在新时代对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坚持和发展。
  如果说“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对注重“中国国情”,那么,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已经成为世界历史且影响历史的历史场景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更加突显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及其世界意义。
  力求全面精准揭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深刻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属于“现代化”道路,具有“原体规定”,需要遵循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一规律可分两个层面:一是从现代化一般要素来讲,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必然注重工业化,在工业化进程中必然注重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内在注重政治领域的民主法治、文化领域的自由平等和社会领域的公平正义。这是注重现代化各要素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的规律。二是从现代化历史发展进程来讲,在现代化“起飞”的初期阶段,首先必须注重激活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动力何谈起飞;在现代化进一步深入“稳定”发展阶段,在激活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的同时,必须相对注重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发展失衡是要“翻车”的;当经济社会发展动能不足、失衡失稳时,治理是关键,治理滞后,难以使动力和平衡达到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属于当代“中国式”的道路,具有“空间规定”。所谓当代“中国式”的道路,在政治上体现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在经济上体现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共同富裕道路;在文化上体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社会上体现为坚持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生态上体现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走出来的,具有“过程规定”,它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立足历史方位不断与时俱进地探索和开创中国道路而积累起来的首要“基本经验”,这就是中国道路既要符合中国国情,也要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也具有“关系规定”,它既是在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相区别意义上说的,也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而言的。它新在相对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中国式”;新在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注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而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则致力于以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强起来,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新在“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场景中,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全新的世界意义。关于这一点,易被人们忽视,一定意义上也确实被忽视了。
  把“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中国式”、“基本经验”和“新”四者结合起来并取其精髓,可以揭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及其“新”的丰富内涵:在人口规模巨大、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发展中国家搞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且符合中国国情;坚持不断与时俱进且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实现强起来;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动力、平衡和治理有机统一;坚持生命至上、美好生活、高质生产、保护生态相统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注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述内涵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高度凝练、纲举目张、简明扼要、秉要执本。
  由此可得到两点启示: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而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改变了长期以来西方式现代化模式占主导地位并垄断话语权的格局,打破了“全球化=西方化、西方化=现代化、现代化=市场化”的思维定式和“美丽神话”;二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注重运用市场和资本,但不被市场和资本所统治,它更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可以创造和内生出“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相互贯通、交互作用、合二为一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它注重的“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蕴含的“整体协调”“多元包容”等理念,便是如此。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基础上创造和内生出来的。它超越了西方式现代性文明形态,但又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形态,而是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辟出来的,同时也是人类文明中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具有光明前景、正确引领时代潮流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从历史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世界大同的理念,同时又对其实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以民为本转化为以人民为中心,把世界大同转化为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中资本至上的所谓“资本主导”逻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主—主”平等的哲学思维,主张兼济天下、协和万邦、美美与共的和谐世界的逻辑,超越了西方式“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与“西方中心论”所生长出“国强必霸”的逻辑。
  从现实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开辟出来的。文明的发展状态如何,取决于“道路”状况如何。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注重物质文明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进而注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再进一步注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更加明确注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当今,我们所讲的物质文明,在人与物的关系上,是让全体人民共享物质文明成果与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所讲的政治文明,在党与人民的关系上,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所讲的精神文明,在精神本体上,强调勇于奋斗精神;所讲的社会文明,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注重人与人和谐相处;所讲的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总之,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我们创造性地铸就出了一种整体性文明,创新发展了人类文明。
  从理论来看,“文明”从来都是与“道路”紧密相关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蕴含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因素,能内在生长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历史方位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强调与时俱进,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它不是西方式的唯我独尊,而是向未来开放、向世界开放,积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并不断创新发展的文明;在奋斗目标上,注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不是以资为本,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在总体方略上,注重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领域的边界性,更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它不是“单向度的发展”,而是注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各自高质量发展与它们之间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文明;在推动力量上,注重发挥并整合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和人民主体力量,具有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积极因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质和优势,它不是特意强调资本的力量,而是注重世界人民共商共建共享并汇聚磅礴合力的文明;在领导力量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人类视野和世界担当的政党,注重解放全人类,为世界谋大同,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重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具有道义性和普惠性,它不谋某种特殊集团的利益,而是谋世界大同和世界人民利益的文明;在世界观上,强调以多样和统一辩证的观念观察世界,既强调世界多样、道路多样、文明多样,具有多样性,也注重共同性,它反对“西方中心论”“霸权主义”“单边主义”,是主张国家平等、文明互鉴、包容发展、互利普惠的文明。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立足当代中国与人类社会,内在具有“人类性”,是解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典型样本,蕴含着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文明不仅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其带来的世界不稳定不确定,致力于解决当今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发展失衡、治理滞后三大难题,而且在世界动荡变革期,它积极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这种文明遵循规律性,突出共同性,倡导普惠性,坚持多样性,注重协调性,突出共建性,因而是当今世界人类文明中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具有光明前景、正确引领时代潮流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作者:韩庆祥,系原中央党校校委委员,中央党校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

上一篇:让生活更美好是城市更新的根本
下一篇:《求是》杂志评论员: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遵循和指引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