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于6月25日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北大红楼,参观“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重温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展革命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酝酿和筹建中国共产党等革命历史。他指出,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是我们党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地,在建党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一百年前,北大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党的创建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这里最早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成立了最早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出席党的一大的13人中,有北大学生和校友5人。百年来,几代北大人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始终挺立时代潮头。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北京大学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和拥护党的领导、积极投身民族复兴事业的历史。因此,北大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高度重视用好用活红色校史资源,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立德树人工作紧密结合,在全校形成人人讲党史、处处学党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生动局面。
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青年成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肩负重任,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力军。青年一代尚处于“拔节孕穗期”、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从百年党史中认清世界大势、获得奋进力量,十分必要,也正当其时。
坚持唯物史观是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基础。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在学习研究唯物史观方面,北大可谓“开风气之先”。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介绍、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1920年,他在北大亲自讲授《唯物史观》《史学思想史》等课程,这是中国大学中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最早记录。红色校史是北大师生学习党史的得天独厚优势。北大引导师生结合校史学党史,深刻认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选择马克思主义、建立中国共产党,接受和拥护党的领导、积极投身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历史必然性,牢牢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带领青年学生认真学习党的重要历史文献,把握正确前进方向,提高政治判断力,实现科学历史观和正确政治观的高度统一。引导青年学生运用正确的历史分析方法,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去理解历史事实、研究历史规律,正确看待历史偶然性与必然性,增强历史自觉、保持历史定力。引导青年学生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教育引导学生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聚力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上的清醒坚定。开展好党史研究,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这个强大思想武器,是形成“彻底的理论”进而“掌握群众”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党的理论创造源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凝结着党的不懈求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定的历史方位、指明的方向道路,全面领悟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百年来,很多有理想、有抱负的北大人,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以理论研究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北大继续发挥理论研究的优势,集中多学科力量,集合中共党史研究中心、五四运动研究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心等机构力量,系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掌握其精髓要义、丰富内涵、科学体系、重大贡献;围绕建党百年重大主题,深入研究阐释党的百年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宝贵经验,开展项目研究,出版学术著作,不断增强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理论自觉和道路自信。
推动百年党史融入“大思政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把办好思政课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力量,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北京大学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的有机结合,党委常委会多次研究讨论,拿出切实有效的举措,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实践育人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全力开好“大思政课”。
要求思政课教师做好党史学习教育的排头兵,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做好党的历史和党的思想理论宣讲员、阐释员,面向全校师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精品思政课程。开设百年党史专题、中共党史、改革开放史等22门专业课程和讲座,约请校内外党史领域名师大家到课堂一线亲自讲授,切实发挥好课程思政的效果。
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一体化建设,每年暑期,学校拿出专门经费,带领学生到革命老区、城镇乡野、田间地头开展实践教学,在人民健康事业的主战场感受伟大抗疫精神,在改革主阵地见证发展力量。让青年学生磨练意志、锤炼党性,在真切感受中增强“四个自信”。
创新形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要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抓好青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用好党的红色资源,发挥互联网在党史宣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和党史主题出版物,让青年学生切身感受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北京大学用创新手段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把红色校史资源、革命文物资源与热播热议的影视作品、生动活泼的校园活动等结合起来,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激发青年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热烈欢迎。
当代青年学生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一旦激发了他们的自觉意识,将形成蓬勃的青春力量。2020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今年3月,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一周年之际,北大青年学生自己策划、拍摄短视频《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再次喊响“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表达北大青年“花儿永远这样红”的心声。
红色历史资源具有“百闻不如一见”的直观教育作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北京大学与北京市文物局合作,梳理了全市与北京大学有关的文物39处。此外,在今天的北京大学校园内,还保存着大量的革命文物(包括纪念碑、图书档案、遗址遗存等)。我们要保护好、利用好革命文物,组织党员到革命纪念地举行专题党日活动。师生们自发踊跃到北京市内各涉校革命文物遗址、纪念地寻迹历史。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北京大学将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党史滋养初心、激励担当、崇德力行,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做更加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努力成为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时代新人,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成就精彩人生。
(作者:邱水平,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