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此后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的一百年彪炳史册,是对中国具有深远意义的一百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的一百年是中华民族探索复兴道路、中国人民获得道路自信的一百年。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方向与解决中国具体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探索道路的实践中逐渐积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在近代历史舞台上,各种政治势力粉墨登场、推行变革,无数革命先驱“我以我血荐轩辕”,试图找到一条通往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道路。以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企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单纯地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而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甲午战争给它画上了一个句号。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坚持自上而下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有限度的政治改良,最终留下了“百日维新”的历史遗恨。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自下而上通过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共和制。辛亥革命后,中国却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无数仁人志士一次次地用生命和灵魂发问:中国的道路在哪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此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迈向全新的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总结中国革命斗争经验教训之后,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最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走向了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之后,又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心口号,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出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铺就光明大道。
回望一百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彰显出巨大优势,它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人类社会发展光明大道,并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中国共产党建党的一百年是中华民族创新思想理论、中国人民获得理论自信的一百年。
理论就是武器,思想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指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坚定理论自信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永葆生机活力的基本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辉煌的思想源泉。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共产党人政治和党性上的坚定,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武装。近代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其同工人运动的结合,出现了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在中国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高度理论自觉,成为其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鲜明特色。它的特色体现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自觉,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觉,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毫不动摇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指导实践与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自觉。
理论的真理性取决于其彻底程度,以及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这种理论的需要与契合程度。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但是,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中国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不能完全照抄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也不能机械地照搬外国的经验,而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探索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实现国家富强的道路,并以新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特有的理论品质、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理论自觉,所以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才使马克思主义依旧生机勃勃,真理之树常青。
实践过程中的理论自觉,是一个政党选择“主义”的内在依据;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一个政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实践检验后的理论自信,是一个政党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底气。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仍散发着光芒,并以新的样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必将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继续谱写中华民族不朽的壮丽篇章。
中国共产党建党的一百年是中华民族确立基本制度、中国人民获得制度自信的一百年。
制度是基础,制度是保障。制度自信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和优势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不断探索实践、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自古以来,被中国封建社会士大夫一直念兹在兹的理想政治制度就有“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这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政治制度理想有着共同的追求。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法国巴黎公社是人类第一次共产主义实践的伟大尝试。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社会主义制度由蓝图变为现实。同时,也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但是,完全照搬照抄是行不通的。
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脱离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大国这一客观现实,因此,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的建立,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和优势,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1978年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全新的探索和发展,邓小平同志以高超的智慧和勇气提出要坚持改革开放,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经过40多年的探索发展,理论不断丰富,并指导着社会主义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健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发展中形成的理论,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生动实践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政治智慧和探索创造;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认同优势和革新优势,激励着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跟党走社会主义的幸福路。
中国共产党建党的一百年是中华民族重铸辉煌文化、中国人民获得文化自信的一百年。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传统和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自身文化发展进程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精神追求,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认同,并且为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中华文化并非静止的固守的,而是灵活的开放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被注入中华文化有机体,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中华文化呈现出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革命文化,集中体现了充满正能量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强调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相结合,反帝反侵略,崇尚科学,注重底层革命。在延安时期,人们有了共同的政治目标,有理想有组织有道德,彰显了“革命文化”的活力,道德与政治合一、理想与现实合一展示了“革命文化”的魅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基础之上,植根于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又契合了新时期中国建设发展的现实要求。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深入实践,展现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性、国际性、包容性、延展性的有机统一,强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激发全民族的创造与创新活力,保障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文化作为一种基因、血脉和传统,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升到国家层面,对国家的发展方向、治国理论和实践,影响广泛而深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红色革命基因和共产党人烽火岁月里的革命斗争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新中国70多年的持续探索和中国百年来的发展历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得新时代的中国人民获得了空前的文化自信,将激励中国人民走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专项项目“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VSZ017)阶段性成果)
(作者:鲁杰,系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