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领导干部讲思政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各地区各部门负责同志要积极到学校去讲思政课,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水平的一个考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既是一个地区或部门的负责人,也是一支特殊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要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坚持有根有魂、有来有往、有滋有味、有情有义,用心用情把课讲到学生的心坎上,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要有根有魂,让思政课有政治高度。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讲好思政课必须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青少年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用心栽培。面对当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必须要用科学的理论引领学生,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讲政治是讲思政课的首要要求。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将善用“大思政课”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来把握,放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来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具有特殊的人生体验,要发挥政策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站位视野开阔的优势,注重从历史逻辑、现实维度、国际比较中,结合当地的发展故事、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推动思政课与现实紧密结合、与时代同频共振,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要把讲思政课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坚持不懈用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铸魂育人,推动新思想进教案、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学生深刻感悟新思想强大的真理力量、人格力量和实践力量,并内化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要有来有往,让思政课有格局广度。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不仅仅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事,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共同责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讲思政课,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体现、提高自身理论素养的有效途径、转变工作作风的实际行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示范作用。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要树立宽广的视野,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相较于学校思政课教师,大部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对学校情况、学生思想相对不熟悉。讲好思政课,首先要了解学校办学情况,明白学生思想状况,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要自觉把讲思政课作为一种本分,推动建立并落实常态化联系学校制度,定期进学校、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进网络,不仅“身入”更要“心至”,主动与师生交朋友、常来往、多交心,做到与师生“面对面”“心贴心”,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育者应首先受教育。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要在与师生的互动中,虚心向师生学习,把准学生思想困惑,聚焦时政热点,精心选好主题,认真备好讲义,为讲好 “精彩一课”打下坚实基础。学校思政课建设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要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程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合力,统筹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多方资源,充分发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博物馆等育人功能,打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新格局。
要有滋有味,让思政课有理论深度。新时代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想法新颖,学习习惯和认知模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照本宣科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阐释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创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让学生学习既感受“新鲜美味”又保证“营养健康”。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要把握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结合学生学科专业特色,综合运用案例式、探究式、互动式、分众式教学等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生态,把抽象的概念、高深的原理转化为平实质朴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道理,真正把透彻的理论讲透彻,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其鲜活的故事更容易打动人心、启迪人生。讲授者要用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讲好“四史”特别是党史故事,充分挖掘和用好当地党史和红色资源,让课堂既“高大上”又“接地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近年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了课堂和知识的传统边界。讲授者要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注重把新媒体新技术融入讲课之中,运用动画、声音、影像等让思政课活起来、火起来,不仅“有意义”更“有意思”。
要有情有义,让思政课有思想温度。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思政课只有“感人于肺腑,动人于心弦”,才能赢得学生、引导学生。这要求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厚植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对思政课投入真情实感,对讲授内容高度认同,对传递的价值坚信不移,用心用情讲好思政课,有效激发学生思想的律动、心灵的涟漪和灵魂的共鸣。
要围绕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创新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把官方语言转化教学语言,多一些大白话、实话,少一些空话、套话,多一些平等交流、以理服人,少一些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用“青言青语”津津乐道、循循善诱,把真善美的种子埋在学生的心田。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讲思政课,不仅是知识传授、价值传递,还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视、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这要求讲授者既要当时“讲得好”,更要平时“做得好”。讲授者要从严要求自己,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丰富知识结构、练就过硬本领、树立良好形象,增强讲课的感染力和信服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要弘扬优良作风,以进学校讲思政课为契机,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改革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调查研究,积极为学校和师生办实事、解难题,使思政课成为一次学生受教育、学校得实惠、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办实事的“金课”。
(作者:陈超凡,单位为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