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深度交融的背景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必须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毫不动摇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守正创新为根本、以质量贡献为导向、以问题需求为牵引、以方法转型为支撑,统筹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系统工程,繁荣中国学术、创生中国理论、提升中国话语、推动实践发展、增进文化自信,以新作为贡献于新时代、贡献于人类文明。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时代必然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必然性必要性,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实践品格。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物质运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得到了实践检验,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各领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哲学、宗教甚至艺术等多个领域和方面。马克思在谈到《资本论》的创作特点时曾说,无论别人怎么批判他,都无法否认他的《资本论》是一个艺术的整体。其实,这种整体性也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特点。严格来说,政治经济学也不是单纯的经济学。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过程中制定过宏伟的“五篇六册”计划,其中涉及国家、国际关系和世界市场等更高层级的理论视角,晚年他还做了大量的人类学和历史学笔记。马克思以政治经济学为基点,重新理解世界历史,重新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入论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具体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背后思想来源的多元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的丰富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的多学科属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集成者和体现者,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有效应对西方话语霸权的迫切要求。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现在挨打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挨骂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我们虽然在经济、军事等领域的硬实力上有了巨大进步,但在文化软实力以及与其紧密相关的国际话语权上与西方相比尚有较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发展、崛起乃至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块短板。国际话语权不足直接反映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理论创新上的不足。改变这种局面,关键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无论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还是在具体的实证科学层面,马克思主义都是真正科学的、彻底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我们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和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具体应用,真正把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落实到位,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阐释中国独特发展道路、发展经验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最先产生于西方,但它的实践果实却结在东方。东方国家率先突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进入社会主义是否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亟待深入阐述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晚年更是把自己理论关注的重点指向了东方,甚至为深入了解东方的一手资料,50岁的时候自学了俄语。但是,马克思没有来得及完成自己的理论计划。“东方问题”随后到了列宁那里。列宁为此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并在此基础上领导了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转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苏联解体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东方问题”又交到中国。无论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际上都在以中国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诠释和论证东方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边缘地带,率先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问题,同时也是在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历史方位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发挥制度优势,打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人民战争,是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彻底消灭了绝对贫困。这些成就背后隐含着立足中国国情、破解中国问题、解释中国实践、推动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如何做好这种阐释和回答,如何在这种阐释和回答中展示独特的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成为当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一个重大关切,而这只能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与时代发展的双重综合中寻找答案。哲学社会科学要扎根新时代这个伟大历史背景,从历史、实践、理论、制度等多方面深入阐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从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视角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思想资源和实践指导,也为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中国理念、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创新发展路径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和显著特征,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石。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新征程、新实践,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在更强的思想张力、更广的历史坐标上,面向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构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科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关系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学科体系建设要关注中国问题、中国实践,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做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推动学科建设的大发展。坚持“四个自信”优化学科布局,遵循继承性、民族性、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充分考虑重点学科、基础学科、交叉学科以及新兴学科的内在联系,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突出各学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力和解决力,完善系统性和专业性相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框架,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创新。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和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研究,打造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集群,开拓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新境界。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根本使命,不仅要传播知识、思想、真理,更要塑造人的灵魂和生命。

立足伟大实践伟大创新,构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切实运用好这一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注重学术理论的主体性与时代性,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论述的研究阐释。通过学术原创、方法转型、话语建设,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高水平传世精品,催生具有国际话语的新时代社科名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派。要注重原创研究,凝练科研重点方向和重大问题,积极面向科学前沿问题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开展研究,产出一批具有传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同时,还要加强应用对策研究,重视学科融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对新实践进行理论总结,深刻认识当代中国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积极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理论、提供中国方案、形成中国话语。科研成果评价体系要倡导分类多元与质量贡献。在评价体系建设方面,尊重科研规律、尊重学科特色、尊重质量贡献、尊重分类多元,实施符合学术研究规律的评价方式,因地制宜地采用分类评价、开放评价、长效评价等方法,改变“唯论文”“唯期刊”“唯数字”“唯头衔”等偏颇思维,尊重学术共同体的多元贡献,纠正以功利主义为特质的不良风气。新一轮科技革命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创新提供了机遇和支撑,要探索形式多样的跨学科融合模式,突破“学术共同体”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局限,促进不同学科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催生出新的学术思路和研究方法。

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构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式,其本质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建构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必须开阔国际视野,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话语资源为生成基础和话语根基,实现中国与世界的思维转换、话语互换,打造兼具中国特色和世界情怀的话语体系。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增强话语权和影响力。重视“立足中国”“借鉴国外”,积极支持人文领域、社科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方面,以文明互鉴的眼光,传承中华文化,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研究和国际传播;一方面,与国际学界合作,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全球治理中创造中国理论、提供中国方案、传递中国价值,提出解决全球问题的中国之道。要注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努力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的发展引起全球的关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坚持问题导向,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原创研究,深入开展一批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坚持把论文写在现实大地上,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全面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战略研究水平,开拓新型高端智库发展新格局。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不应该是口号,不应该只是愿景。我们要以学科布局、队伍建设、学术原创、人才培养、现代表达等方面的可操作路径,落实抓手、找准突破口,解决瓶颈问题,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贡献。

(作者:郭广银,东南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上一篇:新发展阶段的发展主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丰厚的精神滋养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