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世界历史进程正回归马克思论断
    ■王公龙
  
  中国的发展,不仅验证了“历史终结论”的草率和轻浮,而且让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展现出顽强的理论生命力。历史发展仿佛在经过一段艰难迂回后,又回归其固有的逻辑,沿着早已预言的趋势继续前行

  倡导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及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标志着中国外交战略正在出现新调整。这一理念是基于人类发展的历史规律而提出来的,理论上可以溯源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是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在21世纪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曾面临双重考问

  先来看看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逻辑。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敏锐地观察到,19世纪中叶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力快速发展,资本在全球迅猛扩张,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出现。于是,他们运用唯物史观对世界历史运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世界历史观。
  从交往关系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人最初的交往活动和交往关系是狭隘的、地域性的,是因为生存的需要而发生了交往,形成的是自然共同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后,交往走向普遍交往(世界交往),进入人对物的依赖关系阶段,形成的是虚幻共同体。它终将被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真正共同体所代替。
  从发展动力看,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在逐利本性的强大驱动下,资本冲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在空间上把世界各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以普遍交往为特征的世界历史,也把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推向了世界。
  从发展趋势看,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的开创者,但不是世界历史的完成者。世界历史为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性,单个人的解放程度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一致的。世界历史的未来,必将是人的彻底解放的社会。
  苏联式社会主义曾经取得的成就、二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一度发展和壮大,让人一度信服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论断。然而,20世纪中后期发生的几件大事,又让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理论面临来自事实和理论层面的双重考问:
  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取得长足发展。进入20世纪后,资本主义先后经历了“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和席卷全球的革命风潮的一次次巨大冲击。尤其是二战结束后,在罗斯福新政的推动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改良、自我调节。今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依然具有容纳其生产力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的挫折。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带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严重冲击了世界范围人们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信心,也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置于某种尴尬的局面,仿佛世界历史发展正在与马克思的论断背道而驰。正是在此背景下,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开始登场。他大力宣称,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将普遍化为人类政府的最终形式。“历史终结论”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最根本的挑战是,否定资本主义之后的世界历史,即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可能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历史终结论”在国际社会广泛传播之际,东方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在迅速崛起。苏东剧变后,中国顶住压力,坚定不移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在古老东方大国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的发展,不仅验证了“历史终结论”的草率和轻浮,而且让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展现出顽强的理论生命力。历史发展仿佛在经过一段艰难迂回后,又回归其固有的逻辑,沿着早已预言的趋势继续前行。
  与此同时,进入21世纪后,迅猛发展的全球化浪潮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危机。与马克思时代不同,当今世界相互联系日趋广泛、快速和紧密,各民族、国家、地域间的不平衡发展也日益凸显,世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跨国家、非政府的组织与机构日趋活跃;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问题愈演愈烈; 人类社会呈现出国际秩序、世界秩序和全球秩序等多重秩序结构。这些都是马克思所没有遇到、世界历史观也无法给予直接回答的新课题。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正在强烈呼唤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的创新和发展,人类需要科学解释世界历史发展的理论新框架和新范式。
  正是在这样的特定时刻,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诞生了,正可谓恰逢其时、应运而生。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的接续,它正赋予这一理论以新的生命力。
  其一,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旨在向世界阐明,世界的普遍联系正在空前加深,人类命运相连的程度前所未有。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的理论之脉没有中断,历史进程正在逐步回归马克思的论断。
  其二,在国际共运经历挫折的背景下,面对全球性问题的严峻挑战,中国正在抓住全球治理的机遇,主动提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思想,致力于塑造新的发展机遇。
  其三,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国际责任意识,并致力于将自身的伟大复兴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结合起来,致力于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其四,中国共产党人正立足于国际社会新的现实和人类发展的新趋势,从中国与世界相结合、历史使命与国际责任相统一的新视角,思考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路径。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视野中的发展理念
下一篇:掀起精神文明创建新高潮 推进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