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以“同向融合”推进文化育人创新

  作者:麦尚文 (暨南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暨南大学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研究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自信与文化育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与内涵。将文化育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是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传承传播中华文化使命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内在要求。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和改进文化育人工作,应把握时代性、着眼系统性、增强创新性,聚焦文化认同、培育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传播与创新的重要使命,通过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把“育新人”与“兴文化”作为并行使命任务,对于塑造大学文化、培育大学精神、涵育师生情怀,推动建设新时代文明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当前,青年学生在价值观形塑过程中被干扰、被渗透的因素复杂多变,教师群体在思想文化方面被侵蚀的情况偶有发生,教育领域的风险挑战不容忽视。如何传承弘扬中华文化,通过文化育人坚定文化自信,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与实效,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暨南大学考察,勉励学校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把学校办得更好,为海外侨胞回祖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这对暨南大学坚持办学特色、传承传播中华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在办学治校中积极探索以文化使命为核心的创新行动,致力于在海内外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火种”;在文化引领方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文化认同,实现内地学生、港澳台侨学生、华人及外国留学生“三类学生”在培养方式和目标上实现分流与融合相统一,凝聚起同向合力。

  文化是民族的文脉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新时代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应着力文化内容供给侧改革,提升文化育人吸引力;构建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和平台载体,提高文化育人覆盖面。将培育文化自觉贯穿于“三全育人”全链条之中,构建覆盖全领域的文化育人体制机制。

  厚植文化根基,培育文化育人“新平台”。坚持“以中华文化为基础,以学术文化为核心,以国际文化为特色”的发展思路,把文化育人理念融入校园学术、文化活动之中。精心打造三大教育部思政工作精品项目,以“三类学生”同向融合为目标开展文化体验展示与传承创新的新生入学教育模式。以“中华文化大讲堂”“中国文化节”系列活动特色展示项目为引领,持续举办国际文化聚暨南、中华文化月、中华才艺(武术、龙狮、书画、舞蹈)培训班等文化育人品牌活动,联动起校内外多元力量。

  传承文化基因,建设文化认同“资源库”。暨南大学为港澳台侨学生、华人及外国留学生构建以“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与人生”“文化与中国发展”“文化与世界”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模块,构建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为核心的文化育人课程体系。开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情教育和“四史”教育为切入点的“金课群”,打造“微课、微信、微书、微坛、微行”“五微一体”思政教学育人平台。

  传播文化影响,打造文化自信“播种机”。以暨南大学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等三个国家级智库型研究基地的实体化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海内外研究力量,建设具有侨校特色的中华文化传承传播的智库平台。大力推进中华文化传承传播中心建设,在三地五校区打造“中华文化体验与展示馆”,推出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展和“文化会客厅”,构建“线上+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

  在文化育人各环节中一以贯之地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自觉、增进文化认同,增强师生的幸福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助于从实践上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人”。多年来,暨南大学聚焦文化认同,创新开展“分流教学、分类培养、同向融合”的文化育人模式,以文化浸润、文化体验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形式,构建从新生训练营到毕业启程礼的“闭环式”协同文化育人体系,实现“三类学生”全覆盖参与,打造多层发散、交互融合的文化“同心圆”。对于内地学生,通过开展以中共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港澳台侨学生,围绕学习能力提升,打造文化与实践育人体系,深入推进优秀港澳台侨学生“千百十培养工程”,推动港澳台侨学生与内地学生在学业、生活、思想上同向同行、共享共融。对于华人及留学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切入点,通过举办中华才艺培训、文化知识竞赛及文化体验与展示教育,开展中国文化之旅及历史文化考察,感悟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将其培养成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的中外交流文化使者。

上一篇:【光明论坛】学史增信,意定从容
下一篇: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