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知与行》专版今起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专论”专栏,深入阐述百年来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敬请关注。

■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要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在100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应对危局困境、经受风险考验、战胜困难挫折、开创民族复兴伟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立初心、搞革命,开天辟地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灾难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上下求索,进行各式各样的尝试,但无论是旧式的农民起义、封建统治阶级自强,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在党的创始人李大钊的组织下,河北成为北方中共党组织建立最早的省份之一。1922年,张家口、山海关、保定、石家庄分别建立党小组;1922年8月,我国北方第一个党的地方组织——中共唐山地方委员会建立;1923年8月,中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中共安平县台城村特别党支部建立,红色火种在河北大地深深扎根。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经过28年浴血奋战,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移驻河北平山,在西柏坡这个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领导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最终“百万雄师过大江”,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

历史告诉我们: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抓建设、担使命,改天换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一次改天换地的历史大跨越。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在政治上孤立、在经济上封锁、在军事上威胁的不利局面,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1956年,在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新中国成立后,经过2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粮食生产、工业交通、基本建设、科学技术和大国外交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河北军民万众一心,分别战胜了1956年特大洪涝灾害、1960年前后的三年自然灾害、1963年特大洪灾、1966年邢台强烈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展现了燕赵儿女共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豪迈激情。

历史告诉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时期:促改革、图富强,翻天覆地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在河北,从“马承包”马胜利、“张联合”张兴让,到“夏服务”夏继勋、“许引进”许期颐;从1983年大包干在正定全面推广,到1991年邯钢创立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经营机制;从计划到市场,从短缺到丰富,改革开放让河北万马奔腾、活力迸发。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布新局、谋复兴,惊天动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把握和统筹“两个大局”,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大势,举旗定向,谋篇布局,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强力反腐,党内政治生态气象更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中华儿女稳经济、调结构、保民生、促发展、斗疫情、战洪峰、御风险、化危机、应变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知之深、爱之切,党的十八大以来8次视察河北,多次对河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河北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3689”工作思路,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三件大事”,不断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河北力量。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光明的前景。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要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今天,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凝聚起14亿中国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作者:魏四海,系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上一篇:思想纵横:心怀“国之大者”
下一篇:在党史学习中进一步夯实“四个自信”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