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新意蕴

  本文语粹

  ●我们既要持之以恒地推进经济发展,带给人民群众更多更大更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又必须把文化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搭建文化建设的宽阔舞台。

  ●建设文化强国纳入实现现代化的视野,是中国共产党把握世界潮流、站在时代前列、引领文明创造的创造性贡献。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概念的提出到战略地位的确立,凸显了新时代党中央创新治国理政实践的新谋划。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部署,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任务和“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这既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历史使命,又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新征程的时代号令。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必须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新意蕴。

  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内在要求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地把它作为执政取向反复强调,更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所在。党的十九大揭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提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新时代要求,对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题中应有之义。由于旧中国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长期统治,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后100多年里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生活苦不堪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为改变“一穷二白”落后面貌而不懈奋斗,由于生产力落后和物质匮乏加上社会主义建设遭遇的曲折,“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在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建设的开展是有限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解放思想收获了解放生产力的成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来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改革开放短短几十年,中国就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位,进入世界经济大国的前列。中国日益富裕起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改善和提高,物产充盈、商品丰富、市场遍布、出行便利,人民群众不再为吃不饱、穿不暖犯愁,衣食住行状况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包含两方面的追求。一方面对高质量的物质生活有着热切期待,另一方面对健康丰富的精神生活充满希冀。我们既要持之以恒地推进经济发展,带给人民群众更多更大更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又必须把文化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搭建文化建设的宽阔舞台。

  体现现代化规律性认识的思想飞跃

  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现代化始于工业化。18世纪60年代,英国产业革命成为世界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标志性事件。因此,在相当长时间里,现代化等于工业化成为人们普遍的认知逻辑。鸦片战争后中国人也是沿着这个路径认识并实践着推进现代化的追求。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就把实现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作为奋斗目标,为此作出了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建立起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以此为基础,在改革开放砥砺奋进中,我国在电子计算机、导弹、火箭等尖端技术产品,以及原子能技术、生物科学、农业科学、高能物理、计算机技术、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等方面,都实现了超越性的突破,有些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0世纪的世界在发展中经历了剧烈的阵痛,很多事件在改变世界格局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比如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两极对抗的冷战、全球化的浪潮、技术革命的更新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兴起,国际间竞争不断转移着人们的关注点,因而也影响着对现代化的结构性认知。现实表明,随着历史演进,判断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标准不再局限于工业化的程度上,现代化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整体概念。实现工业化不等于实现现代化,工业化可以强国,但强国不能只靠工业化。先进的工业、强大的军事、发达的技术、卓越的人才,都是国家强大的支撑和保障,但没有文化繁荣就谈不上现代化的实现。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现现代化规律性认识的思想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赶上了时代,追赶世界现代化的脚步不断加速,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充分显示了起步晚、发力足、成效大的后劲。中国经验和中国事实正在并将继续打破“只有西方模式才能搞现代化”的机械思维,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的实践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建设文化强国纳入实现现代化的视野,是中国共产党把握世界潮流、站在时代前列、引领文明创造的创造性贡献。

  提升文化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战略定位

  我国拥有悠久历史,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曾使中国领先世界。但是,率先进行产业革命的西方国家用短短的时间就颠覆了中国的世界地位,落伍现代化潮流的窘迫让中国人民品尝了遭受民族耻辱和外来压迫的苦涩。

  近代中国处于世界边缘,丧失竞争能力,一代代仁人志士为此而寻找求解之道,如何提高国家实力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先进的中国人提出过很多方案,最先形成的是“军事强国”思路,主张学习西方船坚炮利来“制夷”,然后是在“习兵战不如习商战”思维下提出通过振兴工商和贸易来实现“求强自富”,再次是以倡导“实业救国”主张来增强国家实力。这些方案都不失进步意义,然而,没有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前提条件,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永远摆脱不掉国力持续衰弱的历史困境。

  中国共产党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卓越贡献,集中体现在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扭转了国家命运,从而为增强国力提供了前提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全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锻造了一支党绝对领导的人民军队,建立起巩固的国防;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切成就是旧中国任何政治力量任何政党都做不到的,中国人民从中切实感受到国家实力的日益强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既继承了以往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又体现了新时代与时俱进的创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确立了国家综合国力中文化的战略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概念的提出到战略地位的确立,凸显了新时代党中央创新治国理政实践的新谋划。

  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指向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用“中国梦”清晰明了地揭示了长期深藏于中国人民心里的夙愿,它既浓缩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之孜孜不倦的追求,又揭示了一代一代中国人接力奋斗的心声。中国人民圆的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圆梦史,未来还将继续奋斗圆梦。

  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能够破坏旧世界,新中国的辉煌成就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能够建设新世界,改革开放促进中国快速发展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具有搞建设的卓越能力。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是全面的、系统的工程,党中央作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整体安排,要求统筹推进建设能力。提出“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进一步向国内外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有经济建设的强大能力,而且有文化建设的卓越能力。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两个文明”一起抓的重要思想,强调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不跟上去,对社会祸害无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文化建设,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创造和形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不容否定。然而,与党和人民的要求相比,文化建设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物质富裕起来后精神滑坡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还有影响,一些扭曲的、腐朽的、不健康的观念还污浊着人们的生活。这个现实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无论是中国发展轨迹还是世界进步规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中国梦不只是物质意义上的憧憬,一个国家追求富强不能只锁定在经济目标上。从当今世界现代化的趋势看,谋求经济富强并非难以做到,但文化要想建设好则决不是易事。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定“四个自信”,把文化自信作为党和人民砥砺奋进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作者:齐卫平,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上一篇:思想纵横:新蓝图彰显人民至上理念
下一篇: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