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宏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创新工程首席专家、教授)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一年来,文化旅游产业从一开始经受“断崖式”严重冲击到渐次缓慢恢复性发展,在各方力量合力引领下凸显出更强大厚重的发展趋势。疫情给文旅产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也重构了文旅产业发展格局,产业发展变局里开新局,新趋势可从三个视角来审视。
从政策供给视角看,系统化的文旅行业政策密集颁布实施,节奏之密、频率之高、部门之多、系统性之强都前所未有。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1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的通知》到12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0年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去年全年共有十余部门发布了52个涉及文旅产业发展的文化经济政策。多部门密集政策持续颁布,政策重点涉及疫情防控、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冰雪旅游、在线旅游、旅游演艺等,既有偏重整体宏观层面也有具体文旅行业门类发展,政策供给取向侧重点也从“救市导向”扶持整个行业复工复产复业到系统性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渡,工作着力点放在扎实有序推进文旅产业提质增效,为国家整体经济跃升注入动能。实际上,国家及时调整宏观政策,降费减税救市,宏观政策方向突出保市场主体、保就业民生,维护了经济社会运行基本盘稳定,这样的宏观经济环境为文旅产业恢复性发展调整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行业快速恢复性增长积蓄能量。
从文旅产业本体视角看,行业发展提质升级结构优化正成为国家经济品质跃升的重要体现。文旅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行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文化旅游休闲服务消费直接服务于现阶段国家经济转型发展整体目标,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追求,助力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优化,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36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5%,其中文化服务业增加值为28121亿元,占63.4%,远高于文化制造业占比。尤其是包含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六大行业门类,创造了增加值占比69.3%的30757亿元经济体量,进一步凸显结构优化量质双增的产业实效。行业实绩也可从政策关注度和重心体现出来,如既注重文旅行业品质、标准建设,加强旅游度假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全域旅游建设,也关注文旅服务新产品、新领域、新趋势发展;再如注重旅游厕所建设、新型科技体验旅游、体育旅游等不同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供给,以供给侧改革优化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文旅产品选择。同时,也注重制度与管理创新,在“放管服”改革的深化中激活产业发展动力活力,比如演艺审批简化松绑演艺市场、自贸区文化营商管理、旅游设施建设土地管理等,都与国家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从供给端、消费端乃至管理创新等多端施策,文旅全面深度融合,迈进高质量发展的提质增效新阶段。
从与数字化社会深度转型的适配性看,文化旅游产业正在深度互联网化,无论是产品形态、新品类创新还是新模式探索,都在扎实推进。新冠肺炎疫情带给文旅产业严重冲击,逼迫文旅服务快速向线上转移。数字化赋能文旅产业深度转型,既开拓了文旅服务新的场域空间,也催生了新的文旅产品、体验场景、商业模式,孕育了文旅产业调整发展新局。新型文旅产品创生在“云端”,纯粹互联网化的“云演艺”横空出世,线上文旅服务、定制化旅游服务等各种新业态成为文旅产业新趋势,线上演艺、展览、直播课堂等更加深入发展。旅游服务中尤其是线上旅游产品定制、交通、住宿、票务服务等获得快速增长,甚至连文旅服务模式也开始因为网络社区化、社交化服务的成型出现了新的类型,C2B、C2C等文旅服务模式开始出现,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早已超越了单纯产品、场景、体验等层面,走向全行业、全方位、全周期、全领域。
展望2021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我们满怀信心和期待。要实现国家层面制定的2022年文旅消费总人数和产业规模恢复到疫情发生前的水平,2021年文旅产业就必须保持经济恢复期的发展韧劲,持续推动行业深耕细作,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推动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服务于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在深度融合中实现高质量发展。